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二代雲豹車載迫砲研製應更前瞻

◎ 羅成志

去年八月曾在台北世貿中心展示,由陸軍與工研院、中鋼、和成陶瓷等多家公民營機構共同研製的雲豹系列八輪甲車,不僅展出配備三十公厘機砲砲塔的CM34型步兵戰鬥車(IFV)已量產服役,改良過底盤與車體的二代雲豹甲車「M2樣車」也以八十一公厘迫擊砲載台構型首度亮相,軍備局表示,M2樣車已通過陸軍包括長途機動、沙灘、溪谷地形驗證等戰術測試。研發單位利用不到一年時間完成第二代雲豹甲車之車體組裝,藉由陸軍嚴格測試,完成第二代雲豹甲車充當多用途載台設計概念的驗證。

M2樣車外型設計更加洗練,避彈功能較現在的量產型更為強化,底盤改用技術水準更先進的液氣壓懸吊系統,取代目前量產型使用的彈簧與扭力桿懸吊系統,使雲豹在道路或野外行駛時對車內乘組員更平穩舒適。國內自主研發的六輪轉向懸吊系統更將車體轉向半徑縮小至九公尺。車燈、可對車外景物實施全周界監控的車內攝影機都改為嵌入式設計避免碰撞外物受損,且更重視模組化設計,不僅利於簡化生產流程與整體後勤維修保養,也縮小與先進國家同類產品技術差距。

台灣西半部人口分布稠密,聚落都市化程度高,缺乏戰略防禦縱深,河川溝渠縱橫交錯,不利於大規模地面部隊集結與戰術運用。輪型甲車機動性較履帶型裝甲車高,其駕駛訓練與保養維修與民規輪型載重車差異小,在共通性前提下有助降低後勤保修與人員訓練成本,適合重工業基礎薄弱,國防預算和總體資源規模並不充裕的我國。雲豹系列甲車更可衍生出多款特殊用途載台,滿足「一種武器,三軍通用」前提。

但筆者管窺之見以為,對地面部隊各打擊旅新組成之聯兵營機械化步兵單位,提供直接或間接火力支援之車載迫砲系統,對照他國乃至對岸共軍地面部隊同類載具發展趨勢,二代雲豹M2樣車卻仍採用口徑較小、射程較短的八十一公厘迫砲,傳統的車尾敞開式射擊空間設計,恐未量產便已落伍,實戰場合易導致敵火下作業的迫砲組員傷亡。

此外,歐美國家乃至共軍地面部隊以輪型甲車底盤衍生推出的車載自走迫砲系統,不僅選擇口徑更大、有效射程更遠的一二○公厘迫砲,更已改為密閉式旋轉砲塔設計,配備可由砲尾裝填擊發、兼具傳統迫砲與榴彈砲運用特色之迫榴砲(Gun-mortar),搭配自動裝彈機與GPS/INS地面定位與導航系統,以便對步兵單位提供即時、準確、威力強大的直接或間接殺傷火力支援,有效提升迫砲系統之戰術運用彈性,甚至可執行有限度的反裝甲火力支援任務。研製封閉式砲塔設計的大口徑車載迫砲系統,恐怕是兵整中心與軍備局等研發單位努力的下一步目標。至於已有落伍之虞的八十一公厘車載迫砲系統,似不宜率爾投產。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