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台積電的護國神山地位,其他國家很難複製。(路透檔案照)
四百年來台灣是移民社會,但二十年來我們的新移民主要是勇敢的外籍配偶。幾個月前內政部移民署發佈有九位通過高級專業人才審查,我心裡納悶為何不是九百位或更多?美國一年有約一百三十萬合法移民(不含估計三十萬的非法移民),約佔總人口的○.四二%,依此比率,台灣應該一年要有十萬人,但實際上只有二萬,只佔總人口○.○八四%,比美國少了約五倍,說台灣是沒有新移民政策的「舊移民國家」一點也不為過!在少子化的現況下,移民署只是被動的面談外籍配偶,顯然不夠。
一、為何晶圓廠在台灣績效才夠好?
二、為何台灣在IC設計與硬體產業稱雄?
三、為何台灣在品牌及軟體服務產業吃癟?
四、下一代比這一代強在哪?
五、數位經濟下台灣市佔率變高還是低?
首先是台積電的護國神山地位,其他國家很難複製,原因是晶圓廠除了製程研發的創新競賽,維運需要「嚴謹、負責、彈性、耐操」的大量工程師與技術員,美歐缺耐操、日本缺彈性、中韓缺負責,新加坡都缺,這證明了台灣一軍工程師的素質,同樣在IC設計與硬體除了創新也需要這些「左腦素質」,所以台灣能稱雄。但在軟體服務與品牌經營行銷則需要更多「右腦素質」,包括「溝通、創意、感知、藝術」,台灣不是沒有右腦人才,而是沒被重用大量融入左腦產業,共同設計軟體、服務與品牌,HTC一度很接近但功敗垂成。也應給左腦的工程師更多右腦的訓練,設計出來的軟體與服務才會好用能賣,這是我們資通訊產業發展了四十年遇到的最大瓶頸。為何美國高科技產業的產值已呈倒三角形:服務〉軟體〉硬體,而台灣正因這個瓶頸還是正三角形,結論是「創新夠、左腦操、右腦閒置、血汗多」。
台灣二十至四十歲新一代的創意、溝通,甚至英語、公民意識等右腦素質普遍因為民主自由及太陽花運動而較四十至六十歲上一代強,他們的左腦能力也比上一代更多元,這為左腦產業加注右腦助力提供了可用的人力資源,增加了軟體服務品牌產業成功的機會,甚至為時尚、服飾、餐飲、生活等「右腦產業」的國際化提供了可能性,也在需要左右腦並用的「數位經濟」時代,為台灣奠定較佳的基礎。問題是產業能否自行找到左右腦最佳組合,或是需要政策引導右腦的創新。
一、為何德國與瑞士越來越強但南歐變弱?
二、為何日本的成長動能不足?
三、為何新加坡的七十%華人政策是錯誤?
四、台灣吸引移民的優劣條件?
五、為何各國都有理工人才但僅少數有高科技產業?
德國與瑞士也是超級創新國,但他們不是傳統移民國家,而是新興移民國家,因為歐盟內的「類全球化」,他們吸納了原來就較弱的經濟體,特別是南歐的許多優秀畢業生直接去報到。不只如此,他們也對其他地區吸引移民,包括接納更多願意冒險遷徙而來的難民,短期看起來是虧,並引起國內許多雜音,長期是賺到更多冒險基因!日本直到近年終於覺醒,開始開門接納移民,但仍是要新移民「日本化」,而不是讓日本更國際化,文化上也比台灣難接納移民,因此成效有限,造成創新能力與移民國家差一截。新加坡統治階級因為擔心變成少數民族,努力維持華人佔七成,結果引進大量中國移民,雖然鞏固了新加坡式「扭曲的民主」,但卻讓新加坡更「中國化」,也讓優秀的馬來人與印度人因為可能的歧視與不公平而裹足不前。
台灣最美的是人,加上好山好水、醫療、治安、物價,所以在全球「長期旅外工作者」評比中排名數一數二,但薪資低,歐美日除非領本國薪水外派或文化因素,較難吸引他們,所以只能瞄準新南向與開發中國家。事實上全世界各國都有優秀的理工人才,但因為高科技產業需要聚集大量創新、嚴謹、負責、彈性、耐操的工程人才,才能做到九十分,所以只有包括台灣的少數國家有條件,只做到八十分的只能灰飛煙滅,或勉強當地頭蛇而不具備國際競爭力。這些國家的理工人才就被埋沒了,若有機會到台灣發揮長才,會對他們有吸引力。
一、外籍生與外聘變移民
二、左右腦都要:人文與理工並重
三、國際化環境:教育、工作、生活
四、移民配額:技術、投資、依親
五、國家忠誠:從居留變公民
由教育部與外交部擴大外籍生招生獎學金,使各大學外籍生比率由現有的十%提升至三十%,由經濟部研擬外籍生企業實習與就業獎勵方案、企業海外攬才聘人獎勵方案,增加企業內部國際化程度與外籍或入籍專業員工比率,對五%、十%、十五%、二十%訂定不同級距獎勵。而且上述外籍生或員工的招募都應人文與理工領域並重,以吸引左右腦創新基因。此外,由教育部依大學英語授課比率、外籍生比率、外籍或入籍師資比率等決定國際化獎補助金額,也對經濟部、科技部、衛福部等接受科技預算的所屬法人,訂定依外籍或入籍員工比率的獎勵方案。同樣內政部也應對各級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訂定外籍或入籍員工比率目標、公務單位與民眾服務國際化程度考核標準,教育部也對中小學訂定外籍或入籍人士子女友善學習環境標準,包括三語教育(母語、中文、英文)。
參考美加德瑞的法規,移民署大幅修改完備外籍生實習與就業、技術、投資、依親等移民法規,並對各國動態訂定各類移民配額,以目前每年○.○八四%移民為起點,提升五倍至美國的○.四二%為目標。但需訂定由居留轉公民的國家忠誠準則,以強化新移民對台灣的認同與忠誠。另外,值此香港反送中與反國安法之際,吸引香港國際金融服務與行銷人才及不想去中國的理工人才,台灣應盡快推出主動攬才的政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