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防疫新生活 自社區巡禮開始

◎ 李月治

台灣疫情趨緩,景氣復甦成為當務之急,政府提倡防疫新生活運動,以振興經濟,陳時中部長更帶領「防疫五月天」親自示範防疫新生活。其實對有些民眾來說,旅遊樂活或許受限於時間和金錢,要落實防疫新生活運動,不妨從搶救社區經濟做起,先來一趟社區巡禮吧!

假日裡,一位朋友特意帶著她的母親走訪社區各角落,響應防疫樂活。朋友發現在疫情衝擊下,各行各業受到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大,那些尋常的庶民小吃、巷弄美食,那些社區小店,有的門可羅雀,有的乾脆拉下鐵門。她們走訪了平常走過的,常去的街道巷弄,那些久違的小吃店、雜貨店、家庭理髮店…一一光顧,和認識的老闆打招呼問候,閒聊一下,朋友買了母親喜歡的物品,吃吃社區美食,老人家很開心可以和久違的老朋友話家常。

在一條不起眼小巷裡,由一對老夫妻經營的麵攤,俗擱大碗,附近的做工人最喜歡光顧這家麵攤,叫一碗陽春麵,切一碟豆干,燙一盤青菜,餵飽這些做工人飢腸轆轆的胃。然,不敵疫情攪局,幾個月來麵攤冷冷清清。朋友也特地帶著母親至老夫妻麵攤,關心問候並消費了一番,讓老闆夫妻感覺很窩心。她們也到附近的「柑仔店」買了些物品,支持社區經濟,那裡原本聚集許多阿公阿嬤消費聊天,因疫情,平日那些溫暖的問候,家長里短的閒聊都消失不見了,母女的一趟社區巡禮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溫暖,讓我由衷讚嘆。

後疫情時代,除了拚經濟,也應該慢慢找回一些失去的東西,例如,價值、信任、關懷、溫暖以及街坊文化、巷弄美食…作家龍應台前不久在臉書發起「挽救,才能挽留」,搶救街坊文化行動獲得不少迴響。我們平日走過的街坊巷弄、小書店、家庭理髮院、文具店、小吃店…曾經撐起社區的繁華、便利還有溫暖,但在疫情衝擊下,這些習以為常的街坊小店,岌岌可危,期待你我伸出援手,搶救社區文化和經濟。

響應防疫新生活運動,先從社區做起,或許,在力所能及下,我們也可以帶著家人來一次社區巡禮,一聲問候,一次消費,拉近鄰里感情也讓街坊小店、文化、風景、美食、那些溫暖及人情味得以生生不息的延續下去。

(作者從事服務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