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吳誠文/高等教育破繭的勇氣

成大將成立智慧運算學院,並與企業合作,培育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AI人才。(資料照)

吳誠文/成大講座教授兼副校長

我從美國加州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回台任教已超過三十二年,親身經歷台灣高等教育的快速成長轉型時期。在此之前,雖然大學裡的教學研究已經普遍以美歐日等先進國家為師,教材與研究課題也多追隨先進國家學者的腳步,但在高科技產業尚未成形的時代,傳統產業與大學的交集不多,研究型大學因此被視為象牙塔,與社會沒有緊密連結。由於我的學術領域是積體電路設計與測試,因此幸運的在學術生涯一開始就可以伴隨著台灣高科技產業一起成長,培養的人才在社會上也持續有正面的貢獻。可是近年來在全球競爭益形激烈,高等教育機構嘗試繼續往上提升的同時,卻不斷出現結構性的發展困境與警訊。常被討論的問題包含少子化的衝擊、公務體系的運作限制、教師薪資結構的僵化、教師獎勵評量機制的偏差、人才流失加速而招募不易、科技領域博士生雪崩式的減少等,在在令人憂心難解。

在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行政院把AI納入重大政策項目之時,教育部的高教政策也強調積極培育跨領域AI人才,以滿足未來社會多元創新的需求。經過近一年的籌劃,成功大學即將設立一個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智慧運算學院」,目標是善用民間資源,培育跨領域雙專長,擅於運用前瞻運算技術解決實際問題以增進社會福祉的未來人才。然而這個學院的規劃籌設過程備感艱辛,因為許多法規制度的限制必須突破。智慧運算學院不設系所,改以學位學程培養跨領域系統整合人才以符合社會動態需求,並輔以新型態產業聯盟以拉近大學跟社會的距離,這也是呼應教育部潘部長鼓勵大學創新與發展特色的政策方向。因為社會與產業需求被重視與被滿足,大學的自籌經費將可望增加,政府的額外負擔則可以降低,但是社會期待的是大學運作的靈活度以及經費使用效率也必須大幅提升。教育部當然了解高等教育最根本核心的價值,在於培育未來社會所仰賴的中堅優質人才,並創造社會發展所需的知識與技術,進而形塑人民認同的社會願景以引領社會風潮,因此也積極推出相關政策項目。

當然頂尖大學責無旁貸,應該戮力提升這個核心價值,而這個核心價值中毫無疑問人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堅強的學術行政團隊以及傑出的教學研究團隊,能規劃正確的發展方向與執行方案以爭取政府與民間資源的投入。然而,要組成具國際領先群競爭力的團隊又必須要有足夠可彈性運用的(民間)資源以延攬優秀人才,所以人才、資源、發展願景與執行方案這三個要素環環相扣,必須搭配規劃並同步執行。當然良禽擇木而棲,教師在尋找一個大學作為生涯發展的歸宿時,考慮的除了待遇外,學術環境亦是關鍵。

政府把大學教師納入公務人員銓敘系統雖然是歷史因素,但是目前已經成為大學面對全球競爭,尋求開創性發展的玻璃障礙,應該規劃逐步解套方案,讓大學在有能力自籌財源的條件下,可以比照法人運作體制設立教學研究單位,讓教師的待遇及學術生涯發展可以有更大的揮灑空間,降低校務發展受到政府預算額度及公務體系繁雜法規的限制。台灣的頂尖大學都希望跳脫現有運作框架,以創造更高的人才培育及社會與產業發展價值,也希望能吸引民間資金並提升經費使用彈性以招募傑出人才,但是在現有公務體制的運作框架下迴旋空間很小,具公務員身分的行政人員與主管在嚴格繁瑣的法令規章約束下,難免事事消極以對。不過大家可能忽略了最麻煩的一點,就是長期以來受考試院銓敘的編制內大學教師就如同公務員一樣,大多數人在這個制度牢籠內被生養被照顧,已經融入文化,覺得受國家保護一輩子理所當然,但是在面對國際競爭時卻又會顯露無力感,抱怨重重限制讓大家失去自由揮灑空間,抱怨齊頭平等的薪資讓有潛力肯努力的人失去力爭上游的動力。

大家沒有想到的是,保守的校園裡,牢籠內的教授治校的結果就是教授們自己訂定的,以防弊監管為主的規章辦法盤根錯節,校務發展想要追上世界頂尖大學則異常艱辛,更遑論引頸企盼的本土諾貝爾獎仍然遙不可及,作繭自縛而不自知。

既然大學對社會的主要價值在培育未來社會所仰賴的中堅優質人才,並創造社會發展所需的知識與技術,進而形塑社會願景以引領社會風潮,大學教授帶著學生從事扎根及創新的研究工作便是理所當然,如此也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的人才,從知識技能的消費者轉為知識技能的創造與提供者。因此,大學教授相較於中小學教師應該要有極差異化與多元化的生涯發展空間。雖然教育部潘部長鼓勵國立大學善用民間資源發展特色,聘用非編制內的約聘教師並提高優秀教師待遇,但是在公務行政體系內適法運作仍然困難,行政人員仍苦於調適轉圜不易,因此我建議政府推動大學破繭計畫,讓新聘教師及職員全數脫離員額編制的框架(並允許在任者結算轉任),加速讓具有穩固基礎的大學依照發展特色與社會需求改善其運作機制,並建立符合社會發展願景與目標之教師聘任、升等、評量、獎勵等辦法。教育部正積極進行高等教育轉型的政策規劃,在大學法人化尚未實施前,校內準法人教學單位的設置障礙宜先排除,希望這種實驗性的大學破繭計畫能得到政府更高層的支持。不只是放手鬆綁,社會期待的是政府推著大學往前衝刺,帶領台灣成為傑出人才與新知識的搖籃。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