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同等看待國際疫情變化

◎ 張約翰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直播至今已將滿四個月,期間隨著幾次重大疫情事件吸引了無數台灣人準時收看。疫情突發則全國同憂,疫情連止則芭樂、石斑、蓮子湯上桌同喜。防疫使我們成為緊密的共同體,收看指揮中心直播成為一種儀式性的行為。

疫情趨穩固然是每一個台灣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盡到責任、甚至犧牲了些什麼換來的可貴成果,但目前持續鎖國的局面不可能永遠這麼下去,總有開放的一天,我們沉浸在國內疫情趨穩的幸福中,這種幸福感會不會讓人失去警惕?

十七日的記者會上,經由記者與指揮中心的問答,證實了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正尋求與台灣合作,實驗防疫期間的跨國人員流動模式;日前也一直有防疫成效優異的國家合作組成跨國流動區域的說法。這些跡象都指出,重開國境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問題只在何時、如何、開放標準、開放對象而已。

於是,對於疫情資訊的吸收,我們不能再沉醉在自己一個國家的成功。國際疫情的變化到底如何,雖然指揮中心每天發布的資訊當中有確診數與死亡數最高的幾國數字,但也就僅此而已。既然我們不能避免重開國境,那就應該要讓全民能取得公開透明即時的資訊,面對世界做好準備。

目前指揮中心記者會的固定模式,開場一定先報告國內疫情重點。但即將到來的國境重開,有可能造成不安全感再度上升,不利目前逐步恢復民生經濟的方針。建議記者會應該開始將國外疫情趨勢、重要醫藥公衛發現納入主動公布的範圍。

當然,疫情趨勢的關注焦點,要從與台灣人員往來密切的國家做起。每年台灣出入境資料統計可以很容易看出哪些國家與台灣人員交流多,而哪些國家在各種因素考量下將成為優先開放對象,應該要成為疫情報告的優先關心對象。

指揮中心在這次防疫中的重要貢獻之一,或者說我們自豪的台灣模式之一,就是疫情資訊公開即時,有助獲得信任與解除焦慮。未來國境重開想要獲得人民的信賴,就得從讓人民重視外國疫情的資訊開始。

(作者為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