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B-1轟炸機(路透檔案照)
二○二○年四月十六日,美軍部署於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Andersen AFB)的B-52轟炸機撤離,結束轟炸機持續進駐任務(continuous bomber presence mission)飛回美國本土。據此,從二○○四年起未間斷執行的長期部署。最後的返程呼號是充滿幽默的「SEEYA(再會)」。
據美國稱,這次撤離在二○一八年美國國防戰略中定位為「動態武力運用(Dynamic Force Employment, DFE)」的實踐。DFE重視戰略的靈活性和行動的自由,在變化的戰略環境中,能更靈活、更積極,可調整規模,在必要的地方投入戰鬥力為目標。在作戰方面,提高對敵人來說的不可預測性也是目的之一。
據美國戰略軍稱,今後將不再在前方部署,而是「以我們選擇的時機和頻率」,可以從美國本土派遣轟炸機前往亞太地區。並且強調了美國對該地區的承諾不會動搖。
實際上,四月十六日B-52回到美國本土,之後的四月二十一日,南達科他基地所屬的B-1轟炸機飛到日本附近,航空自衛隊的F-2戰鬥機也參加了訓練。從關島撤離轟炸機給人一種唐突的印象,雖然一部分專家表示擔憂,但還是迅速採取了應對措施。
戰略轟炸機的續航距離很長,從美國本土飛到東北亞,不著陸就可以回到美國本土。因此,至少在軍事和能力上沒有必要在前方部署。但是,在考慮從關島撤離戰略轟炸機的時候,有必要著眼於以下兩點問題。
第一,針對這次決定做出如何說明的信息發放問題。需要美國做出說明的一貫性。美國一直以來說明,在關島長期部署轟炸機在抑制地區局勢和向同盟國提供安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因為有意義,所以才負擔成本來實施。轟炸機因為續航距離長,所以不需要前方部署,這是事實,但從以前就是這樣,轟炸機的續航距離並不是突然延長的。保持上述說明的一貫性在維持抑制力和提供給同盟國安心材料雙方面都很重要。
在歐巴馬政權下,也決定過讓帶有核彈頭的潛水艇發射型戰斧巡弋飛彈(TLAM-N)退役,但之前說明,這枚飛彈做為向日本等同盟國提供安心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對於此次轟炸機的撤離,在日本一部分人表示擔憂。如果之前被認為重要的東西不需要,或者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代替的話,就需要有詳細的說明。
第二,結束轟炸機日常部署的決定,需要在區域抑制態勢的整體框架中定位。單獨討論此決定和影響也沒有意義。美軍的DFE是全球概念,但是在這個地區,首先川普政權對強烈要求日本和南韓的義務分擔。在日美同盟的抑制態勢下,飛彈防衛和警戒監視等日本所發揮的作用處於上升趨勢,與美軍戰略轟炸機的共同訓練也有增加。另外,由於二○一九年八月INF(中程核飛彈條約)被廢除,新的地面發射型飛彈在亞太地區的部署也提到議事日程。
這些均相互關聯,需要經常根據在整體框架中的定位進行討論,來實現抑制態勢強化整套方案。為此,在美國單方面發出一貫的訊息的同時,同盟國和合作夥伴方,不僅只是對美國的決定做出回應,比以往對美國也要更加主動地提出建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