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口罩消毒勿淪「詮釋主義」

◎ 蔡哲明

全台肺炎疫情加劇,政府口罩配額每人兩週可領九片,擔憂民眾使用慣性唯恐不足,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親自示範「電鍋乾蒸口罩」,仍遭特定人士惡意詮釋。

德國哲學家韋伯提出「詮釋社會學」,認為人的社會行動是以行為意義(Meaning)當作基礎,當事者對行動賦予意義,但須符合社會意義的基本價值。

國內口罩產量雖已提升但仍限量提供,疫情指揮中心為了延長口罩壽命,不僅公開示範乾蒸口罩消毒,甚至也有學者認證可達九十九%以上的過濾效率,卻有部份言論開始望文生義。有的網友抨擊認為「口罩貨源不足才是問題所在」,名嘴也開始在「口罩國家隊」的議題上大做文章,甚至還有特定媒體開始質疑政府「口罩外交」徹底失敗,但卻未對口罩乾蒸消毒的科學證偽,凡而瀰漫毫無價值的政治口水。

政府防疫必須全民一心,若僅以個人主觀詮釋問題,甚至帶有政治正確亂槍打鳥,恐怕違反了理性討論的民主素養。

(作者為新聞研究所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