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化週報》林美容:台灣人瘋媽祖 女力認同鐵證

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台灣今年多數媽祖遶境活動暫緩舉辦。
(記者陳冠備攝)

採訪、攝影◎記者楊媛婷

中研院民族所學者林美容新書《媽祖婆靈聖》即將出版。(記者楊媛婷攝)

台灣有句俗諺:「3月瘋媽祖」。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之前,廟會慶典一個接一個,香燈腳跟著媽祖的鑾轎一路疾行,是台灣讓人難忘的風景之一,即使因為疫情導致許多媽祖慶典活動延期,農曆3月仍是許多信徒心中的媽祖月,長期田野研究媽祖學的中研院民族所學者林美容認為媽祖已然成為具有濃厚台灣特色的漢人神祇,台灣人崇拜媽祖更可以說是突破男性為主的漢人社會結構,更加認可女性的力量。

林美容集結歷年關於媽祖研究於即將出版的新書《媽祖婆靈聖》,細數媽祖的生平軼事,也考據媽祖的歷史文獻,最有意思的是打破過去大中國主義者總愛抬出媽祖是中國神,台灣人拜「中國神」即是「認同中國」的謬誤,中國將媽祖視為海神,但媽祖過了黑水溝到台灣後,掌管的事務領域已不僅僅只有海洋,媽祖到台灣後業務包山包海,除了庇護漁民,也同樣庇護著需要水利、雨水滋潤的農民,台灣民眾對媽祖的稱呼也和中國大不相同,「廣東地區多半稱呼媽祖為天妃或天妃娘娘,但台灣人稱媽祖多為『媽祖婆』。」

從施琅到國民政府 媽祖婆都是「政治咖」

除此之外,台灣媽祖廟的名稱多半用「慈」字為名,如慈后宮、慈祐宮等,在中國是以未婚少女形象為主的媽祖在台灣則有著濃濃的母神特性,強調慈澤廣披,台灣媽祖已然成為具有地方色彩的信仰神祇,林美容分析媽祖信仰與台灣宗族、社群、庄頭緊密結合,也讓媽祖在台灣的形象和中國截然不同,國人熟悉的白沙屯媽、大甲媽、松山媽、彰化媽、鹿港媽等,都是媽祖冠上地方或庄社的稱呼,還有如國人近年熱中的媽祖進香活動,其實都源自早年各庄頭聯合起來的媽祖會。

媽祖信仰在台灣如此盛行,也與政治分不開關係,「甚至可以說,政治手痕在媽祖信仰上非常明顯。」林美容指出關鍵人物就在降清滅鄭的施琅,「明朝主要的信仰是玄天上帝,明鄭延續,清朝統治後,自然要求人民信仰的神祇也要跟著改朝換代,加上施琅攻台成功,聽到康熙帝批評他恃功驕縱,擔心惹禍上身,便將攻台成果歸於媽祖顯靈相助,還奏請皇帝封媽祖為天后,施琅的自保之道,也就讓台灣各地樂於興建媽祖宮廟。」

現今的大天后宮就是施琅攻台後為了徹底消滅明鄭勢力,改建朱術桂的寧靖王府而成,「透過建築用途的轉移來洗滅前朝治權,這樣的方式也延續到日本與國民政府時期。」例如清國扶持的是台南大天后宮,日本扶植的是北港朝天宮,「國民政府後宮廟興旺,同樣也跟政治人物脫離不了關係,像是大甲媽祖廟從戰後才開始興盛,就和出身大甲的前立法院長劉松藩相關。」林美容補充指出,戒嚴時期嚴禁結社,民眾集結參與的進香、遶境活動背後如果缺乏有力人士的力挺,「連許可都拿不到」。

「信仰向來是人類社會的再現。」林美容說台灣社會從過去都有強烈漢人二元結構特性,也就是社會需要可敬對手的存在,這樣的特性不只出現在過去漳泉對立,媽祖信仰中各立山頭也能窺知一二,「像是新港、北港媽祖的正統論戰,大甲媽跟新港媽、北港媽間的各種關係也都展現二元結構的特性。」

父系社會真女神 返外家熱力四射

最有意思的是,台灣過去是父系社會,但女神信仰卻相對發達,漢人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向來是認為「男主內、女主外」,但事實上移動的都是女人,「過去女人都是『嫁』到別人家,得移動到他方,媽祖的各種儀式與漢人女子有相似的社會屬性。」原來許多與媽祖相關的儀式、活動,都是請媽祖離開管理的轄境到外地,尤其媽祖「進香」在台語中常被稱為「返外家」,一如女子出嫁後回娘家作客的用語,「媽祖在祭祀圈與信仰圈的流動,也隱喻著女人的流動,女人從娘家嫁到夫家,從這庄嫁到那庄,媽祖也是一庄過一庄,最後形成信仰的村庄聯盟。」林美容說,台灣媽祖信仰的盛行,其實正反映著整體社會對女力的認可。

媽祖信仰也和台灣文化發展息息相關,不論是慶典祭祀時必定會有的北管樂社,乃至廟宇建築的剪黏、交趾陶、彩繪都得益於媽祖信仰,「以前都會『相拚』,這庄迎媽祖舞龍舞獅,另一庄輸人不輸陣,舞龍舞獅還要請北管樂社鑼鼓喧天,這也顯現台灣人確實很重視面子問題。」

至於,近年許多年輕人加入媽祖進香、遶境活動,也是台灣本土文化抬頭的象徵,「過去這些活動都曾被刻意打壓、歧視,甚至被認為是不入流、上不了檯面的習俗,隨著本土認同度愈來愈高,這些帶有濃濃台灣味的文化活動自然愈吸引年輕一輩參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