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化週報》嘉南大圳開工百年——「咬人」功過說分明 ◎王子碩

烏山頭堰堤施工實景數位上色後,更可看出大型機具進駐、火車往返自成生活圈的景象。(聚珍臺灣提供)

文◎王子碩 圖片提供◎聚珍臺灣

當時工程的挖土機。(聚珍臺灣提供)

1920年9月1日,台灣史上最大規模水利工程「嘉南大圳」動工,將原本貧瘠到只能依賴自然降雨的嘉南平原「看天田」,搖身一變成為肥沃大穀倉的重大工程,翻轉了嘉南平原的百年命運,更深深影響整個區域的經濟體系,甚至整個台灣的農業結構。

八田與一從日本來台建大圳,不僅改變台灣農業經濟,更牽起台日情誼。(聚珍臺灣提供)

篳路藍縷看天田 埤圳水利變體質

烏山嶺隧道工程。(聚珍臺灣提供)

清國時期並未積極治理台灣,鮮少大型建設,對於農耕水圳大多為民間墾戶自行籌建管理,規模有限,為了爭奪灌溉水源或水權分配引發之械鬥衝突時有所聞。日本統治後,直到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找來後藤新平擔任實質操盤手後,台灣才開啟了快速現代化並轉虧為盈。1901年總督府公告「公共埤圳規則」,將具備公共性質的埤圳轉由官方管理,1908年發佈「官設埤圳規則」由官方主導興建埤圳,才使得台灣農業及水利邁入新的里程。而在加速殖民地開發的背景下,1910年8月,畢業於東京帝大的八田與一,就來到台灣總督府土木部任職。

出身農家的八田與一輾轉與催生台灣水道關鍵人物濱野彌四郎共事,就此踏入水道工程領域,先於1916年設計建設桃園埤圳,獲得肯定,遂被派往調查急水溪流域水利計畫。八田發現當地大範圍的土地貧瘠,農民生活艱困,於是提出了灌溉佔台灣全島耕地面積超過三成嘉南平原的龐大構想。

買大型機械、蓋城鎮 精挑工法確保安全

經過幾年調查後,在民政長官下村宏支持下,將原本灌溉七萬五千甲的範圍擴充為十五萬甲,計畫及預算在1920年7月議會通過,以利害關係人出資加上官方補助的方式開發,8月成立官田溪埤圳組合(類似公司)進行建設及營運,由總督府土木局長山形要助兼任管理人,八田與一為建設部長,於1920年9月1日開工。

八田與一設計在官田溪上游烏山頭興建堰堤將水圍住,形成儲水量一億五千萬噸的人工湖泊。但要供應龐大的灌溉區域,只靠官田溪的水量並不足夠,因此計畫在烏山嶺下方挖掘引水隧道去跟山脈另一頭的曾文溪借水。蓄水後透過總長將近六千公里的給水路,分為南北幹線將水透過總長約一萬公里密密麻麻的渠道送至龐大的灌溉區域,計畫衍生的水道橋、鐵道橋、各種水門、暗渠…附屬設施,當時不管在台灣、日本甚至全亞洲,都是規模第一的水利建設。

為了工程順利,八田與一赴美採購了使用蒸汽動力的挖土機、運送砂石的火車頭、起重機、大型抽水機等大型工程機械。關鍵的堰堤及烏山嶺引水隧道的蓄水池部分,由八田與一率領團隊於烏山頭出張所指揮進行建設。因參與人員眾多,還另外建設了如市鎮般的宿舍群,醫院、學校、公共澡堂、商店、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1923年,是嘉南大圳艱困的一年。先是受關東大地震影響,預算刪減被迫裁員,5月又因烏山嶺引水隧道工程挖到瓦斯引起爆炸造成傷亡,到1928年隧道完工整整耗費七年時間,傷亡五十多人,而這僅是引水隧道工程的部分。

嘉南大圳烏山頭堰堤所採用的工法為「半水成式工法」,有別於一般混凝土的堤防,只在中心部分蓋混凝土核心,周圍依序覆蓋黏土層、礫石及卵石,所需的合適砂土在距離堰堤不遠的大內庄即可開採,在地震頻繁的嘉南平原也較為安全,可以說是特別針對當地條件選擇的工法。

原訂六年完工的大圳,從開工到通水,已是10年後的1930年4月。90年來,這些設施至今大半仍運轉中,嘉南平原的鄉間隨處都還可見這些灌溉渠道,除了持續維持蓄水功能,本身就是珍貴的文化資產。

遇上全球大蕭條 農民哀嘆咬人哦

嘉南大圳龐大開發費用,官方僅部分補助,其餘相當比例由灌溉區域農民共同負擔,在還沒有通水的期間就已感到相當沉重。通水後訂定的「三年輪作制」,在水量難以滿足龐大耕地面積的現實下,透過配水讓各區域輪流種植水田旱作(一年種甘蔗、一年種雜糧、一年種水稻),雖是基於兼顧整體公平發展的措施,卻違反農民長期以來的運作法則,難以適應的農民於是以「咬人大圳」(咬人臺語音近似嘉南)來稱之。加上大圳完工後剛好遇上1930年代的全球經濟大蕭條,雖然大圳建設使農作產量增加,價格卻是因經濟蕭條而狂跌,農民的感受並不好過。雖然以整體客觀數字分析,還是呈現了農民生活普遍提升的事實,但外來殖民統治下,根本就難以平等的遊戲規則,也許才是農民甚至整體台灣人之痛苦根源。

在筆者過去訪談耆老的經驗中,就有高齡90幾歲,住在大圳灌溉區域的老先生回憶童年時已經不用如兄長以前要天天提水,家庭經濟狀況提升,才得以去上學的往事。顯然,嘉南大圳改變的不只是農作產量,而是無數人的人生。

在烏山頭水庫一角,有尊穿著工作服席地而坐,捲著頭髮沉思的銅像靜靜望著潭面。這尊日本時代的銅像,是1931年由烏山頭出張所職員到勞工所組成的「交友會」,為了感念八田與一在工程期間的貢獻,在他調職前集資為他所立的銅像。拗不過眾人心意的八田技師只做了一個要求,希望不要是高高在上的銅像,於是銅像便以著工作服坐姿沉思的樣貌呈現。

八田與一在1942年5月搭乘大洋丸輪船派任前往菲律賓途中遭美軍潛艇擊沉,他也不幸隕命,1942年7月在台灣各地舉辦了幾場喪禮,其中一場就在銅像前。

看天田變身大穀倉 歷史恩仇還需互相尊重

這尊銅像躲過了戰時的古鐵銅回收政策、戰後在新政權全面破壞日人雕像的風潮中被台灣人暗中藏起來,幾十年後才又重見天日放回原處。一位日本技術官僚的銅像能這樣被保存下來,八田與一在烏山頭工程中與台灣人建立的情感不言而喻,許多人一直記得,曾經有一位充滿熱情與理想、和台灣人打成一片的八田技師。可惜這尊銅像卻在幾年前遭到不同立場者惡意破壞,令人感慨這個島嶼的多元記憶,何時才懂得彼此尊重?

嘉南大圳1920年開工以來,水路一點一滴將嘉南平原由貧瘠之地變為肥沃穀倉,轉眼已走過百年。從堰堤、引水隧道、給排水道、各式橋樑、附屬設施,帶來源源不絕的糧食。大圳的存在,有著各種不同觀點的解讀,是殖民者壓迫的工具?還是改善農民生活的工程?歷史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是非題,而是千絲萬縷交織而成的面,隨著記憶一點一點地尋回,我們才能更加了解這一切。

(聚珍臺灣創辦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