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鶴岡路人/美歐對立影響亞洲

鶴岡路人/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副教授

美國和歐洲的關係搖擺不定,在貿易和安全保障上,存在很多對立。這對亞洲來說也絕不是隔岸觀火,因為美歐關係的惡化也會影響到亞洲。如果美歐間的對立持續或更加嚴重時,會有怎樣的劇本呢?首先我想舉出三個令人憂慮的要素。

第一,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信賴性會下降的擔憂。如果作為美國最大的同盟組織NATO弱化,不僅僅說明美國輕視歐洲,有必要說是輕視同盟。假如美國人說「不保護歐洲,保護亞洲」的話,我們應該相信嗎?答案是「不」。我們不能以一種「看他人的不幸而高興(schadenfreude)」的感覺來看NATO內的對立。

第二,歐洲會接近俄羅斯和中國的憂慮。如果在歐洲看來,美國變得不可信賴,歐洲則需要新的夥伴。法國總統馬克宏提出了「重啟」與俄羅斯關係和新的戰略對話。

中國在拚命呼籲「不是美國,中國才是與歐洲擁有共同有價值的夥伴」。中國主張,在應對氣候變化、遵守自由貿易原則、維持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JCPOA)方面,比起川普政府,中國和歐洲的立場更近。儘管如此,在根本問題上歐洲和美國擁有相同價值觀,與中國的差距之大也是現實,不過,關於這個點,在歐洲的一部分根深柢固反川普的人,情急之下容易被忘記。

不過,歐洲也不是那麼天真,輕易被俄羅斯和中國籠絡。歐洲對中的認識在過去幾年中有很大程度的惡化。可是,不能忽視歐美關係越是對立的時候,歐洲和中國的關係越會變得緊密的歷史。

第三,在歐美對立時歐洲變得內向化的憂慮。除了與美國的複雜關係之外,歐洲所面臨的問題也很根深柢固,比如英國脫離歐盟、各國內政的民粹主義勢力抬頭等。

其結果,歐洲不得不傾注精力處理區域內問題,這也不足為奇。國際秩序受到挑戰,美國沒有如以往那樣發揮國際領導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歐洲的內向化,對世界的平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這些事態對於包括日本和台灣在內的與歐美共有基本價值的民主主義陣營來說,十分嚴峻。該怎麼辦才好呢?

雖然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但第一,需要持續分析歐美關係。川普政權說重視亞洲乃至印度太平洋時,需要分析這種說法是否是真的?是否有證據?譬如,川普總統對東亞最高級會議和APEC首腦會議持續缺席,卻出席NATO首腦會議和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說重視亞洲而表現得完全相反。就在前幾天,在德國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國務卿龐皮歐和國防部長艾斯培雙雙出席了會議。

美歐關係是多方面的、立體的,不可能全部對立。需要以一個視角,來看包括歷史和文化在內,美國與歐洲之間的深度聯繫,來比較美國和歐洲及其與亞洲的關係。

第二,需要亞洲拉攏歐洲——「活用歐洲」——比以往更加需要這種態度。對於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各國來說,如果僅靠與美國的合作就能維護國家利益的話,那也是很高效很理想;但是現實卻不盡然,在國際秩序動盪中,擁有共同價值和利益的夥伴越多越好。

今後的美歐關係,圍繞是否讓中國華為參與關於下一代移動通信5G技術上有可能加深對立。另一方面,針對中國的問題,也有可能歐美認識合作的必要性,或許統一步調。為了不受這種變化過多的影響,在應對美歐對立所帶來的惡劣影響的同時,也需要關注美歐關係的發展方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