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確診困難 基層醫檢大挑戰

◎ 洪光良

身為基層診所的醫師,這些天來最常被病人問到的是:「我到底是不是武漢肺炎?」我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

即使全球已確診七萬五千多例,但是從研究報導和國內零星經驗,感染新冠病毒不一定會發燒,嚴重的有肺炎呼吸困難致死,輕微的只是咳嗽,還有沒症狀的帶原者。如此懸殊的症狀表現,對第一線醫師是個挑戰。

依現行政府防疫要滴水不漏的政策,八竿子打不著的症狀,如牙痛,記得有個病例有去看牙嗎?因為近距離接觸,牙科醫師因此也要被隔離。會不會造成寒蟬效應,基層乾脆關診拒絕病人?

如果單獨是境外移入,我們可以從旅遊史或是接觸史篩選出高風險的病人。但像第二十四例病人呢?沒出國史、沒接觸史,退休在家。要不是肺炎病情嚴重,懷疑而再檢驗才發現。

如果不考慮無症狀或是輕症者,單獨呼吸道症狀加上發燒,就要每個病人都篩檢武漢肺炎,檢驗防護繁瑣,就足以讓檢查和檢驗人員忙翻了!

確診是武漢肺炎呢?就治療上,很多種方法都有可能治好,代表目前沒有特效藥。希望中的瑞德西韋,曾在美國成功治癒,但是更大規模的試驗或是在何階段用藥效果如何、有沒有副作用等,還需要更進一步研究。另外一個重點是有沒有足夠產量。

確診武漢肺炎,我覺得意義上最重要的是可以據此做好防護和隔離,避免散播,並保護醫護人員。但萬一越來越多確診病例,隔離的人也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長時,勢必影響社會整體運作。

參考季節流感,過去政府的做法值得肯定及推動,也就是分別說明流感的流行趨勢和流感重症的病例。因此,建議政府應該開始教育民眾,武漢肺炎在醫學上的症狀表現、確診不代表是重症等等,如此未來病例數增加時才不會造成恐慌。

就民眾個人而言,有任何呼吸道症狀或是有接觸史,就應該在家休息,避免接觸人群;必要接觸時,要戴好口罩、勤洗手保護別人。就醫時,誠實告知可能的接觸史,都可以幫助醫師判斷。

就基層醫師及診所工作人員而言,政府應提供足夠的防護措施及診斷指引,發現病例應給予鼓勵,因防疫需要休診或關診時給予補償。

沒有人希望自己生病,大多數人也不會刻意散播病菌。社會上要給生病的人多些打氣,讓他們度過武漢肺炎較長病程的治療。

(作者為診所醫師,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