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鄭政秉/小英能為台灣經濟再創高峰?

總統蔡英文連任成功(資料照)

鄭政秉/雲林科技大學財金系教授

一、前言—勝選後的小英

二○二○年大選結果揭曉,台灣前景一片光明,但我們也不禁要問,在辣台妹的再次領導之下,台灣經濟的未來是否有可能再創高峰?為了回答此一問題,我們也要探索台灣經濟過去二十年無法成為全球亮點的原因為何?未來如果想要更上一層樓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二、經濟:民進黨執政

永遠之痛?

二○○八年,當陳水扁總統執政八年黯然下台之際,莫如林濁水(二○○九)的「歷史劇場:痛苦執政八年」一書中,所揭露的痛苦執政經驗—綠營缺乏拚經濟的能力。二○一六年,蔡英文為本土派重掌政權。四年過了,這批綠營拚經濟的第二代戰將之戰果如何?

從二○二○年總統大選初期,藍營對台灣經濟的頻頻出招及綠營自身的回應可窺視一、二。韓陣營競選期間一路主打:世上苦人多、實質薪資不升反降、ECFA和RCEP的邊緣化、自high的經濟數據(GDP亞洲四小龍之冠,股市上萬點,但人民卻無感),以及虛假的台商回流等等。可見得在藍營眼中,本土派四年的經濟戰果仍然一塌糊塗。

綠營自身的回應又是如何?在總統政見說明會第一輪,蔡總統除了不斷加碼幼、青、銀等社福政策規模,以及強調經濟數字很好外,顯得招架無力。但拜圈外人的詮釋及國際經濟情勢大好之賜,蔡總統在第二輪的政見發表會之後,就不再是經濟成果挨打的一方。但蔡團隊也尚未自信到主攻經濟成果。而韓陣營的經濟攻防力道也一次比一次弱。因此到政見會的最終回合,觀眾普遍覺得這次選舉的唯一一場總統辯論會,幾乎只有口水戰,而欠缺真正的牛肉。所以小英團隊何以未能以亮麗的經濟戰果回擊對方?

三、認知過去台灣經濟

無法發光的原因

即使二○二○年,台灣有可能迎來近二十年最好的經濟機遇,但從蔡總統元旦發表的談話主軸可了解,雖然提出了「亞洲高階製造及研發中心」、「高資產財富管理中心」等「經濟發展新模式2.0計畫」新口號,但小英似乎並未敢於將台灣的經濟升級當作未來主要之施政目標,也沒有將台灣經濟再創高峰當作小英政府執政八年最足以傳世的主要政績。

何以最有利之籌碼卻置而不用?這可能是綠營經濟團隊根生的自信不足,而其背後深層的原因可能是綠營對於過去二十年對台灣影響最大的中國經濟虛實掌握不足,以及不夠了解蔡政府自身政策的盲點。

四、對於主要敵手經濟實力的掌握不足

中國無疑是近年影響台灣經濟表現的最大外力。從一九九五年開始,快速崛起的中國市場,大量磁吸台灣產業,造成我國產業空洞化、眾多工廠關閉、失業人口驟增以及實質薪資下跌。二○○八年之後,以往落後且依賴台灣高科技技術的中國經濟,居然從製造產業上和台灣的互補關係,轉而成為替代關係。二○一三年之後,中國更因為互聯網和智能經濟的興起,似乎已逐漸將台灣製造業拋在腦後。也是約從那年開始,一向在中國無往不利的台商開始屢傳失利,東莞關鎮、昆山衰微,台商開始敗離中國。

表面上,二○一八年六月開始的中美貿易大戰,逆轉了中國的勢頭、挫敗了中國的崛起,但真正影響兩岸經濟消長的原因,遠比此單一事件(如:中美貿易大戰)或筆者上述的台商簡史要複雜得多。

小英政府雖然抗中保台成功,但除非中國內部自身崩壞,這個持續脅迫台灣的強勢政權,未來一、二十年應該不容易從地球上消失。如何與其共存共榮,成了本土經濟團隊最大的挑戰。

承認並認知中國驚人的趕超成就,但也認識中國經濟體質的虛枉和台灣經濟的獨有利基,才能真正看清台灣經濟的強項與弱點。中國將持續是台灣經濟的競爭對手(敵手),兩軍作戰如果無法知己知彼,僅是漠視或價值對抗(將政治的對抗全盤複製到經濟,很可能會成為台灣發展的障礙),那麼自然就會戰略迷航,自我認知不清,而落居下風。

五、過往經濟大政策的

方向不清與落後

雖然晚近台灣的經濟表現在全球的表現不差,譬如世界經濟論壇(WEF)在二○一九年將台灣列為全球四大創新國之一。但許多證據顯示,台灣在這一波新科技競逐中並沒有落後太多的主因是台灣私部門的卓越表現(例如:台積電、聯發科、穩懋等公司在5G及AI等智慧科技傑出之表現),而卻無法完全歸功於小英政府的大政策—「五加二」是個很模糊又未必有力的大政策,而遲遲才將AI的大經費灑向台、清、交、成等有名卻不具整合作戰力的四所頂大的政策,又顯得太遲緩而未必有效。

六、小英必須大刀闊斧

、制度變革

除了前述小英政府要更深入掌握對手經濟的虛實,並大膽提出前瞻與有效的政策之外。小英政府恐怕還要糾正「大灑幣」及「過於相信城鄉大工程」的舊思維,勇敢的改革台灣經濟團隊戰鬥力不足的沉痾,這些包括:

(1)、中央大部會的戰鬥力重整。

(2)、台灣各大學之創新和實戰力的提升。

(3)、地方政府不再只是推動產業升級的旁觀者與需索者。

(4)、民間專業組織(產業工會和專業協會) 待發揮作用。

(5)、公部門及大學等如何有效連結(整合)到競爭力最強勁的私企部門。

此外,法規制度的改革也勢在必行。例如長期以來,台灣僵化的人事及會計部門擅長自我綑綁各單位的競爭力,造成了國際連結和整體競爭力提升的最大障礙。即便每屆政府新上台都信誓旦旦的要改革僵固的法令規章,但幾十年下來,似乎制度支援系統的僵化依然令各方搖頭。

七、結語—沒有強盛的經濟,怎會有可持續的社福政策?

小英政府一直自豪的幼、青、銀補助政策,未來可否持續的關鍵在於穩定的稅收,關鍵在於經濟是否可持續的增長。

事實上,台灣未來最大的保障不在民生政策,也不在社福政策,而是強大的經濟競爭力。而綠營長期以來隱隱自卑的經濟執政能力,正在面臨天賜的美好際遇。我們可以請問小英的執政團隊,是否已看清了這個二十年來全新的局面了?是否已準備好、大刀闊斧地為台灣的百年競爭力打下牢固的根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