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難民製造法?

◎ 張經偉

有香港反送中人士方仲賢批評,民進黨政府並未大量開放香港難民避居台灣。其實,我方早已有「香港澳門關係條例」做為港籍人士求助管道。在此情況下,他依然訴求「難民法」,看來是認為台灣應該更加邊界大開。

許多人可能會將此聯想到二戰後國民政府來台的歷史,因為都是大量「中國難民」入台。不過筆者以為此類比不甚恰當,今天的台灣人已在自行運作一個國家體制(國號領土等爭議另當別論),當時則無。更適切的前車之鑑,應當是數年前梅克爾政府開放大量中東難民進入德國。

主打人權、多元、包容等名號的梅克爾,明顯較受到國際媒體受眾的親睞;反對其難民政策者,則常被冠上「右翼」等負面名號。然而,現在也許是我等參考反方觀點之時。

大量中東難民,跟德國民眾間的各起衝突事件,以及多少重罪犯與恐怖份子潛入其中,也許我們能全然視為個案,誠如梅克爾政府支持者的常見觀點。這裡最大的問題是:歡迎某國難民,必是因為不忍見到苦難重創該國,但,開放難民之後,此國之難並未因此消失,甚至可能加劇。

有能力遠走德國的難民,大多是中產以上的菁英人士。而他們當中許多人,在生活條件優渥的德國安頓下來後,甚至就此樂不思蜀(不論這是否正是他們成為「難民」的初衷)。如是,敘利亞、奈及利亞等國的中上階級紛紛捲款出逃,走不了的盡是本就生活艱辛的基層,這些國家的苦難於是更加無人來解、至今依然動盪不安。

因此,若盼望協助一個受難的國度離苦得樂,或許該讓他們當中的有能者留在其國貢獻其才,方能讓其國難早日得解。這正是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德國學者們之結論。

黃之鋒,另一位同樣訴求民進黨政府收容香港難民的反送中名士,此前已批評過梅克爾政府協助中國操練解放軍。希望黃之鋒、方仲賢等,也能早日從批評梅克爾者的上述立論中體悟到:欲救香港,台灣不該有難民法。否則,終怕台港同歸於盡!

(作者為澳洲打工旅遊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