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共和國》黃昆輝/台灣教育發展危機與因應對策

黃昆輝基金會5日舉行「2019教育政策研討會:邁向公義與卓越台灣教育發展的危機與對策」,邀請專家學者與會探討。(資料照)

黃昆輝/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教育,是促進國家發展的主要動力;教育必須隨著時代與社會變遷不斷革新,與時俱進,才能發揮促進發展的功能。

我國一九九○年代啟動的教育改革迄今已近二十五年。教改推動初期,社會仍存在不少爭議,其後檢討之聲依然不斷。而歷經四分之一世紀,國內與國際發展已起了相當大的變化,例如少子化、全球化、科技發展、產業轉型及國際競爭情勢,對教育亦產生相當程度的衝擊。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為了探討教改的成效及環境變遷的影響,乃委託吳明清教授籌組研究團隊,進行為期一年八個月的實徵性研究,分K-12教育、高等教育、技職教育及師資培育四項子題,探討我國教改以來的各級教育發展狀況與現存問題。

這項專題研究以「公義(equity)」和「卓越(excellence)」做為衡量教育發展成效的指標,並依「教育機會均等」理念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各級學校教育確實仍存在不少問題,而其中有若干係久懸未決的老問題,也有些是存在於各級學校教育的普遍性問題。研究團隊進一步整理歸納提出「社會階層再製」、「教育品質平庸」及「人才培育失衡」三大問題。本基金會邀集學者專家研究認為,這些問題若再因循延宕下去,恐影響經濟發展,衍生社會問題,造成國家經濟整體競爭力下滑,成為國家發展的潛在危機。因此,決定舉辦「二○一九教育政策研討會」,擴大邀請產官學界代表深入討論,並研提解決對策。這項研討會在十月五日召開,聚集二百位學者、專家及實務工作者參與討論。昆輝在會場中,充分感受到與會人士對教育現存的種種問題流露出的焦慮感,討論非常熱烈,不時爆出爭辯的火花。大家對這三大問題若不解決,可能形成國家發展的潛在危機也有高度共識;更迫切期望教育主管當局能展現魄力,結合學者、專家及實務工作人員,攜手研訂對策,及早解決問題,化危機為轉機。昆輝有感於與會人士的熱忱,願就三大教育問題再加以析述,並提出有關改革策略的看法。

社會階層再製

「社會階層再製」係屬「公義」問題。教育一向被視為促進向上社會流動的主要力量,但這些年來,台灣已形成一個M型社會,教育也隨之M型化。就以大學為例,社經地位較高家庭子女多就讀品質較優的公立學校,而較低者多就讀品質較差的私立學校,而且要繳較高的學費,形成媒體譏諷的「頂大少寒門,私校多弱勢」。這種現象在幼兒園及中小學教育亦然。實徵資料顯示,父親教育程度國中(含)以下者,子女教育程度以高中職程度之比例最高,而大學及研究所者,子女教育幾乎沒有止於高中職程度者,足證確有「社會階層再製」之事實。此一問題影響教育促進社會流動之功能,將拉大貧富之間的差距,種下社會不穩定的因子。

教育品質平庸

「教育品質平庸」則與追求「卓越」息息相關。實徵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各級學校教育成績都有退步的狀況。在國民教育階段,無論是國中會考或國際評比成績都呈下降之勢。尤其在高等教育階段,政府採急速擴張政策,專科升學院,學院升大學,品質堪憂;同時又讓許多能力與性向都不適合學術發展進路的學生進入大學校院,學生素質也明顯下降,已令高等教育步入「平庸化」,不但影響人力素質,也會造成國家競爭力下滑,形成我國經濟發展的潛在危機。

人才培育失衡

「人才培育失衡」就是一項久懸未決的老問題。產業界對於人力「供需失調」與「學用落差」,早就抱怨連連。這與教改倡議「廣設高中、大學」,政府採急遽擴張政策也有密切的關聯。該政策激發高職學生升學的熱潮,以致偏重升學準備,輕忽專業技能學習,擴大學用之間的落差,造成產業基礎人力不足。同時,專科與技術學院爭取升格科技大學,且向普通綜合大學看齊,傾向學術研究與教學,甚至出現教師無力勝任實務課程的現象,影響技術人力的培育。當政府規劃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時,產業界卻飽受「缺才、缺工」之苦。這對一向以人力資源豐沛自豪的台灣來說,無疑是一大諷刺,而對經濟發展影響至鉅。

因應對策

研究團隊針對三大問題,研擬了若干具體的因應對策,提研討會討論,與會人士也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將由該團隊綜合整理,加以修正,提出「台灣教育危機報告書」,以供教育界與主管當局參考。

有關「社會階層再製」方面,政府已推動「準公共幼兒園」與「弱勢者教育扶助方案」等政策,但仍難發揮應有成效,宜及早實現「國教向下延伸」的民眾訴求。而弱勢者教育扶助則應通盤檢討,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結合心理、輔導、社工及特教等專業力量,擬訂更有效的方案。

至於「教育品質平庸」問題,與會者一致認為大學校院退場問題,社會討論已久,不宜再拖,教育主管當局必須展現魄力,協調相關部會,儘速研訂適法的退場機制與相關法令,該整頓的就整頓,該退場的就退場。其次,師資係影響教育品質的關鍵因素,師資培育採開放方式,實施已相當久,宜加以檢討,建立一套優質的師資培育與在職進修制度。此外,中等教育學校的「性向試探、觀察輔導」工作一直未見落實,也須積極改善。

最後在「人才培育失衡」方面,有關人力「供需失調」與「學用落差」問題,宜採「人力規劃」與「產學合作」策略,此為德國、瑞士證實成功的案例。另要關注人工智慧(AI)快速發展的衝擊,教育主管與學術界宜對如何因應調整教學方式包括課程、教材、教法及評量方式等革新,多加深入探討。

(作者為前總統府秘書長,現為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強力徵稿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