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70年共同記憶所建構的國家

◎ 劉進興

今年七月,蔡總統在美國丹佛說:「無論是台灣派、還是中華民國派,只要是愛台灣、要守護台灣的人,都是我們要集結的力量。」所謂「中華民國派」,指的是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獨立,拒絕被中國併吞者。

九月,小英在全國青商後援會成立大會呼籲:「中華民國派、台灣派、中華民國台灣派團結起來,守住得來不易的民主,二○二○選舉將決定台灣的未來。」

十月,蔡總統在國慶演說中說:「中華民國台灣」六個字,就是我們社會的共識。接著又說:七十年來,我們共同經歷各種挑戰:八二三砲戰、八七水災 、一九七○年代的石油危機、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九二一地震、SARS風暴、八八風災、中國的文攻武嚇、民主化的艱鉅歷程,這些共同的記憶⋯。

基於這些共同記憶,所定義的「中華民國台灣」,有的人稱為「台灣」,有的人因歷史記憶稱為「中華民國」。但此「中華民國」,不是指歷史上那個秋海棠形狀、十幾億人的「舊中華民國」,而是一個四面環海,人口二三○○萬,七十年來逐漸形成的國家。

同樣名字,卻代表不同個體的例子很多。譬如全台灣有幾千個「劉進興」。化學上稱「丁醇」的就有四個性質完全不同的「同分異構物」。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晉朝。蔡總統以「七十年的共同記憶」來定義「中華民國台灣」,因為一九四九年是個分水嶺。從「中華民國來台灣」,到「中華民國在台灣」,到「中華民國是台灣」,這個漸進的轉型,一開始還很模糊,到了一九九二年國會全面改選、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後,就很明確了。

不管說「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實質意涵都是指我們共同立足的這個島嶼,共同生活的這個社會,毫無疑義。名字的分歧,必須留待時間來整合。目前以「中華民國台灣」稱呼,大家都可接受。

但台灣情況特殊,「中華民國」的用法,應該內外有別。在國內,沒有人會誤解「中華民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在國外,你說「Republic of China」,很容易被誤以為是「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造成很大的困擾。所以美國移民局才會規定:持台灣護照者,應在國籍欄寫「Taiwan」。申請時如寫「Taiwan, PRC」、「Taiwan, China」、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Taiwan, ROC」,一概不受理。

所以,在國內說「台灣、中華民國台灣、中華民國」都可以,到了國外,請說「Taiwan」。目前暫時這樣,下一世代自然會有他們的想法。

(作者為退休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