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教育的危機與轉機

一九九四年,行政院啟動教育改革,今年已二十五年。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國內外變化極大,百年樹人的台灣教育,能否與時俱進?今年又逢一○八課綱啟動,教改是越改越好?還是越改越亂?國人對此普遍關切。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週末為此進行政策研討,提出研究報告,以「公義」和「卓越」為指標,認為台灣教育出現危機,面臨「社會階層再製」、「教育品質平庸」、「人才培育失衡」三大問題。研討會有三位前教育部長等關心教育者參與,所見未必全仝,但從會中所出現的「台灣教育還有救嗎?」危機感,凸顯教育的確生病了。

教育旨在適性揚才、激發學生潛能。台灣俗話說,「歹歹馬嘛有一步踢」,資質再差的學生,也「天生我才必有用」,教育要讓多元而不一樣的學生發揮潛力與獨特性。近年,我們教育量的擴充甚於質的提升,「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文憑主義至今難改。

高等教育最明顯,在學學生於同齡人口的比率二○○○年為三十八.七%,二○一五年升高為七十.九%。然而,學校所學的常與經濟社會脫節,主要為應付考試,少問就業需要。文憑和貨幣一樣,膨脹了就貶值,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因此偏高。另一方面,我們又有「人才缺口」,在科技與國際競爭中所需高級人才顯有不足,出現人才危機。

同時,貧富差距的社會M型化也出現於教育。研究顯示,中上層子弟的教育選擇較多,進名校或公立學校機會大,教育品質及成就高,就學負擔卻較小。於是,「頂大少寒門,私校多弱勢」;即使多元入學制度也不免衍生「多錢入學」現象,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大發利市。

更糟的,我們讓孩子從小在睡不飽、應付考試、忙於做功課和補習、缺少運動遊戲的可怕日子裡度過。處於這種環境,學生是「考試的技術工人」,考試主導教學和學習,卻與現實脫節甚大。讀死書必然導致學用落差,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多年,卻開不了口。社會上,許多人從小到大都在考試,卻不見得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一旦離開學校或不用考試了,便把學校所學、所考的都還給老師,不再讀書;在最需要終身學習的科技時代,我們的學習或閱讀風氣遠不如先進國家。

整體來說,台灣教育在學習和實用之間、學校和生活之間、供給和需要之間,都出現「落差」或「脫節」。同時,在少子化、科技改變生活及國際競爭日亟的挑戰中,現狀亟須改變,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國家社會經濟才有前景。必須強調,教育出現問題或危機,教育部門固責無旁貸,政府、政客、產業、家庭、社會都難置身事外。分數至上、升學第一、文憑主義、技職教育空洞化…,即源自家長或社會的集體心態。

新加坡提供範例。它以三十年時間,打破社會「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根深柢固的觀念,揚棄標準化集體教育方式,朝教學與學習「客製化」推進。舉世推崇的「芬蘭模式」,辦學不是營利事業,教育不採菁英主義,社會不炫耀學歷;沒明星學校,孩子不必越區就讀,補習班也沒生意。它教育權力下放,學校自主,畢竟教師、校長比大官更了解孩子的需要,且著重教師品質及培訓。最基本的,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快樂學習吸收更多,少上課、減功課讓腦筋多休息,才能激發孩子腦力去思考。至於全球農業模範生荷蘭,最值得台灣技職教育師法︰它結合大學、產業、農民與政府,運用科技於農業,不斷創新,「從大學到田園」,把研發與農業實務有效結合,造就了西歐小國、世界農業巨人。值得注意的,這三個典範國家都是多語言社會,通行英語,科技時代面對國際競爭變化的台灣,不能不就此見賢思齊。

不論問題叢生或危機已現,台灣教育須做變革,毋庸置疑。變革要從現實出發,察考並參酌成功的範例,做務實調整改變。變革可以是重大改革,如二十五年前的大規模教改;也可以是不斷地革新,群策群力,從制度、政策、協調到執行,就具體問題尋求務實解決之計。教育是國家大計,台灣過去在經濟發展過程曾有成功經驗,我們絕無悲觀的權利,只能積極針對問題,勇於解決,與時俱進化危機為轉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