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在美國掛牌的中企會被下市?

美中貿易協商復談前夕,傳言川普政府考慮將中國企業從美國證交所「除牌下市」,做為談判施壓手段。訊息一出,造成在美國掛牌、市值超過一.二兆美元的一百五十六家中企重挫,一天之內市值蒸發超過五百億美元。雖然美國財政部和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都澄清「目前並無此計畫」,但是花旗集團的一份報告卻將「封殺中企進入美國市場」稱為「美國潛在最極端的報復」,華爾街參與中企交易的人,不能不開始預設這種情境了。

其實,把中企排除出華爾街的說法由來已久,相關的政策規劃、評估如下︰其一,在美上市的中企很多是中國產業的巨擘,或新創產業的先行者,一旦對其祭出「除牌下市」的懲罰,將重擊彼等之經營績效、形象及資本市場的信任度,負面效應甚至會反饋至中國整體金融與產業的發展。著有《中國金融大揭密》的侯偉及前英國外交官加爾塞德即曾撰文指出,若此事成真,對中企是「不可想像」的打擊,中企將因此而招致全世界投資人懷疑的眼光。美國銀行策略師團隊也點出,如果中國無法在美國IPO的話,將傷害中國新興科技業,因為美國的資本市場與中國、香港相比依然「雄厚得多」。可見此一措施衝擊之巨大,將是中國經濟難以承受之重,乃是一項貿易戰的高效武器。

其次,美中貿易爭端源於雙方待遇之不對等、不公平。而中企得以在美國上市,美企卻無法在中國IPO,美國金融市場向中國敞開大門,中國卻緊閉資本市場,猶如防範外敵般將外企阻絕在外,這是不公平貿易的有力例證。事實上,近年中企之所以熱中在美國、香港等自由市場掛牌上市,重要目的之一,乃是利用先進經濟體的資本市場募資,以做為企業研發、發展及衝刺產能與市佔率,進行商戰上流血殺戮之後援軍火庫。西方投資人對於創業者普遍抱持樂觀其成的態度,從早年開拓殖民地的探險活動,至最近各種科技產業的新創投資,儘管所需資金龐大,風險甚巨,皆大力予以支持。此種市場特性成為中企上市及發債募資的樂園。反觀中國的金融市場卻壁壘高築,庭院深深,讓外企不得其門而入。如此不公平態勢,應是促成川普思考對中企「除牌下市」的評量重點。

尤有甚者,在美上市的中企多數弊端叢生,成為金融市場的地雷。其主要弊端有二︰一是包裝不實題材,形同以詐術欺騙美國投資人。主要手法乃是編織「中國十四億消費人口」的大夢。然而,中企獲利之真正原因,卻來自於中國是封閉市場,具濃厚的保護色彩,不利於外企的進入與競爭。因而在各種重要產業領域,如電商、社群平台、大數據、串流影音平台、遊戲、人臉辨識、無人機等,均孕育出產業巨獸。這些依靠政策扶植壯大的巨型企業,一旦中國開放市場,能否禁得起自由市場的殘酷競爭,令人質疑。

其二則是,很多中企財報不實,中國當局更以國家機密與國安資料為由,禁止中企接受外國監管機關監督,因此美國監理單位難以對之進行實地查核,乃致財務報表出現黑洞,暗藏不可告人的秘辛。因此,六月間,美國跨黨派國會議員曾提出法案,強制在美掛牌的中企必須受美國法規監管,否則將予除牌。共和黨參議員盧比歐嚴詞批判:「不應再允許在美掛牌的中企規避美國的財務責任與透明的法規。」在美上市的中企具有如此巨大的風險,因此若制定明確的「除牌下市」規範,不失為保護美國投資人的有效措施。

自由貿易講求對等、公平、法治與透明,而中國市場卻充滿貿易壁壘、不透明及國家的介入主導,在在與市場經濟的精神與規範背道而馳。川普發動貿易戰本為打破此種壟斷、不公平狀態,因此對在美上市的中企「除牌下市」,顯然是政策評估的重點。此舉固然暫不施行,但是白宮政策備忘錄又顯示,川普政府正研究是否限制美資流入中國資本市場,政策作為可說更為嚴厲。由此可知,美國已經做好準備,要在金融市場上對中國採行堅壁清野策略了。面對如此艱困的挑戰,難怪習近平只能求助於毛澤東,重新高舉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遺訓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