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美關係形勢大好

中國欺壓台灣無所不用其極,國際上讓很多人看不下去;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九月二十五日通過「台北法案」,授權行政當局以制裁等手段,反制中國霸凌、威脅台灣,是最新的例子。另外,美國兩位深具影響力的專欄作家最近分別訪問台灣,他們提出的觀察與建議,剴切有力,值得國人參考。

其中,威爾(George Will)九月二十五日在《華盛頓郵報》強調,面對中國內外壓力,只要美國支持民主台灣,「時間在台灣的一邊」。紀思道(Nicholas Kristof)認為,台灣可能成為中美爆發戰爭的導火線,他九月初在《紐約時報》專欄主張,美國應向習近平明確表示,如果中國破壞台灣的自由,將付出極高的代價。

兩位評論家在美國新聞界極為知名,都得過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普立茲獎。保守派的威爾主要為《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撰稿,一九七七年獲頒普立茲獎評論獎項,全美曾有四百五十家報刊同時登載他的專欄,也在MSNBC和NBC等電視網評論時事,得獎與著作甚多。紀思道兩度得到普立茲獎,其中一九八九年報導六四天安門廣場事件,時任《紐約時報》北京特派員,與華裔妻子伍潔芳(Sheryl WuDunn)的現場新聞與分析,最為舉世所稱道;不但夫妻同獲普立茲獎國際報導獎項,伍潔芳且是第一位贏得普立茲獎的亞裔人士。

威爾與紀思道都為民主台灣遭到專橫中國的欺壓打抱不平,也提出美國支持台灣的若干做法。威爾主張,美國應讓中國瞭解自己的決心,對北京的欺壓採取對應行動,鼓勵美台高層互訪,增進關係;「只要美國海軍站在台灣這一邊,時間也在台灣這一邊」。紀思道探討中國襲擾並迫使台灣屈服的可能方式,指出美國應警告北京,「如果台北停電,上海也可能停電;如果開往台灣的船隻受到騷擾,它們可能會換上美國船隻的旗幟」。

不僅美國政界及新聞界有識之士仗義執言,在美國的台灣人也積極促進美國提升與台灣關係,一如他們在威權時代力促美國助台灣邁向民主自由。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會長郭正光九月二十七日在《英文台北時報》撰文,引述《紐約時報》八月十一日填字遊戲的提示:「不是聯合國成員中,人口最多的是哪個國家?」答案是:台灣。郭正光指出,從歐巴馬任內的「六項保證」決議案到川普任內的「台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不分民主、共和兩黨當政,台灣都是美國必不可少的友邦;美台兩國沒有正式邦交,令許多美國人民訝異。美國應把「美國在台協會」駐在台北的處長,經由大使任命程序任用,以凸顯雙邊的官方關係。

同樣地,前行政院長游錫堃九月中旬在美國倡議,共同努力,促進台灣與美國建交。游錫堃二○一六年曾率祝賀團代表台灣參加川普總統就職典禮。他強調,面對中國威脅,若有美國支持,對我國自我防衛有很大幫助;川普勇於突破現狀,內閣親台灣的人士位居高位,加上國會友好,現在是推動台美建交的良好時機。

許多人都同意,台灣從戰後至今的生存與發展,美國是不可或缺的盟邦;在對抗中國併吞之路,更亟需美國的支持。許多人也同意,台美關係近年是斷交以來最佳。台美建交,現實上有待克服的障礙不少,或應由台美民間推動,一點一滴累積,積極長期努力。實務上,增進兩國官方關係可為之事甚多。我駐美外交機構改名「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兩國國安會秘書長五月在美國見面,美國國務院副助卿巴斯比、孫曉雅先後來訪都屬之。台美形勢大好,卻大都來自美國主動,主政者所需要的是冷靜觀察,有所作為,不受國內親中統派「美國不可靠」、「不選邊」的論調所左右,陷入「疑美」迷障,坐失時勢良機。

經貿方面最具體。台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是目標,上週的「美日貿易協定」可供借鏡。這是雙贏的結果,日本調降美牛及美豬關稅,還加購玉米,換取銷美汽車及零組件關稅不增。台美如訂FTA,不但突破經貿孤立或邊緣化,產品銷美也享低關稅,有利促進在台灣投資。關鍵在主政者的決心與能力,如果連美豬進口爭議都無力排除,不要說FTA,層次較低的貿易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恐怕也會碰壁。機會是給予勇於嘗試、果決行動的人,台美關係的現狀,正考驗我們的主政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