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新課綱把「我」放在最前面,很好!

◎ 陳瑞麟

報載吳坤財教授日前召開反對新課綱記者會,將一○八課綱「適性揚才」把「我」放在前面的精神,理解成「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筆者對此看法不同,這似乎曲解了教學翻轉的意義。

近年許多人都在反省一個問題:「為何亞洲學生常贏在起跑線,而歐美卻贏在終點上?」研究認為這與東方教育方式有關。伴隨這問題而來的,還有台灣父母「孩子,你不能輸在起跑點上」的普遍焦慮,以及東方社會對成績名校的迷思。

成績被視為最公平的評比,而成績檢驗來自背後標準答案,以及統一口徑的範圍、教材、甚至意識形態。然而,只提供單一價值或史觀的教育,往往極端放大教科書的影響,在課綱、比例、立場上錙銖必較。當課本與教師成為教學主體,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一套固定知識的灌輸,教師工作只需扮演類似教練的知識權威者,要求學生反覆練習到熟練而已。

歐美教育的核心,不以課本或教師為主體,而是協助學生建立自己的思考判斷力。學生將來踏入社會,這個社會就是多元而人人能獨立思考的社會,不是貌似一致卻民粹盲從的社會。按照此一精神,教師教出一群和自己想法相同的孩子,固然以理念後繼有人而高興,但教出和自己想法不同的學生,他更應感到欣慰,因為學生成為他自己、也實現他自己。

美國教師約只花四分之一力氣,引導學生準備標準化測驗,反而用主要心力,幫助學生做多元深入的探索,引導學生學習更長遠有益的事物,而今日學測考題課內外比例也呼應這一方向。一○八新課綱的「多元選修、彈性學習課程」,無疑開始鬆動以往課程全由教師掌控、知識由課本壟斷的問題,素養考題打通了學科之間的藩籬。選修讓老師間產生良性競爭,學生必須開始學習在不同課程之間,判斷什麼是自己想要且有益的學習。師生之間同樣也產生良性循環,因為學生懂得思考判斷,自然會讓教師調整原本的教學策略,導引教師一起成長。

新課綱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讓學習能符合學生真實需求及未來挑戰,而「教師」這個工作本身,它的另一層意義,其實正是一個永遠的學習者。

(作者為高中國文教師,桃園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