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八二三 海峽中線 歷史與現實的交疊

柯文哲、郭台銘、王金平,終於在八二三活動公開碰頭。柯說,因為這場戰役有打贏,台灣可以維持穩定到今天。郭說,捍衛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決心,永不改變。另一廂,韓國瑜說,將竭盡全力捍衛中華民國,捍衛台灣民主制度,以及捍衛台灣的生活方式,並致力於台海和平與穩定,遠離戰爭砲火的威脅。吳敦義宣布,將擴大辦理慶祝九三軍人節。至於蔡英文總統則前往金門,強調八二三的精神,就是台澎金馬是生命共同體,國人團結國家一體。

以上,事屬紀念活動或選舉活動,大家自行判斷。其實,當天更有意義的事件,不是發生在陸上,而是海上。美國海軍聖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綠灣號,八二三的六十一週年這一天,在台灣海峽中線以東海域由南向北航行。第七艦隊貼文特別突出,綠灣號艦長與兩棲部隊指揮官自駕駛艙監測海面的照片。而戰雲逐漸遠逝,現在的政治人物卻對其超越台灣或中華民國的歷史性與現實性意義不甚敏感,發言不是劃錯重點,便是稍欠高度。所以,過了六十年,還是聚焦小戰場,忽略大戰場。

站在亞太地緣政治的角度觀察,一甲子前的這場戰役,最重要的主題不是捍衛誰,而是捍衛台灣海峽中線。自此之後,大家都心知肚明,毛澤東的解放台灣過不了海峽中線,蔣介石的反攻大陸也過不了海峽中線,美國第七艦隊武裝設定的台海現狀一直延續至今。可以說,海峽中線既是一條地理軸線,也是一條歷史軸線。二戰結束,美軍為主的盟軍佔領台灣;一九五○的台灣地位未定論為一九五二的舊金山和約所接受;從一九五五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到一九七九的台灣關係法也延續此一精神。

民選總統揭開的民主時代,台灣持續面對中國衝撞台海現狀的挑戰。取消任期制的習近平,更以機艦繞台騷擾不停,刺激美國加速軍售台灣,美台關係節節上升。這也導致了,去年底以來,美國軍艦每月常態化通過海峽中線附近,雖然說,船過水無痕,但風浪過後的海峽中線概念,又重新喚醒這一條地緣政治基線。這次,選在八二三這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日子,再度展現捍衛海峽中線的決心,八二三的歷史與現實於是形成格外引人注目的交疊。或許,國民黨、民進黨、柯郭王無感於這種刻意安排的交疊。不過,北京一定會點滴在心頭,尤其是美中戰略競爭相持不下之際。

維持海峽中線的現狀,乃是一九五○年代至今,美國的對中政策、對台政策、一中政策等,萬變不離其宗的原則或紅線。台灣地位為何?華府沒有明說,至今猶是戰略模糊。美中三個公報,只是「認知到」北京聲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非承認這是一個無庸贅言的事實,這就說明了未定論才是潛台詞。海峽中線概念,堪稱是華府控管台海和平的安全閥,除非美中台三方同意,否則中國蠻力侵吞台灣,或者,台灣自行法理獨立,都將被視為片面破壞台海現狀,而遭到華府或文或武的警告動作。

「台灣的前途將以和平方式決定」,乃是華府的最低底線和政策迴旋空間。美中建交過程,除了蘇聯、越戰因素,也著眼於中國的改革開放,預期中國可能走向政治寬鬆。如果北京與台北的政治都朝民主化發展,最終中國也將成為對美國無害的大國,台灣不致被用作威脅美國的敵對基地,兩岸終極關係也就不無想像空間了。然而,一如香港所展示的,改革開放走到習近平的反高潮,對內數位極權統治,對外追求軍經霸權,中國成為負責任大國的希望,對美國而言已形虛無飄渺。

一九八四,一九九七,香港在西方國家的浪漫幻想中移交中國,埋下此後一國與兩制衝突不斷的伏筆。就此而言,G7領導人重申「中英聯合聲明」存在與重要性,展現了西方國家新的中國觀。有此前車之鑑,台灣更不容被關進習近平的新鐵幕,助長其中華帝國夢,威脅國際秩序與普世價值。兩年來,華府對台政策的重新思考,跨越了民主共和兩黨的藩籬,台灣如果曾經被當作一張牌,現在更清楚的角色則是戰略夥伴,也就是遏阻中國惡性崛起、示範民主自由的印太夥伴。從美中台三角關係的視角,放寬到自由開放印太的視角,台灣對自己的可能性也必須重新評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