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喜樂島建國還是建黨?

◎ 潘厚勳

一九九六年,台灣首次總統民選,民進黨經兩階段初選後正式提名彭明敏教授選總統,那次卻是一場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的選戰(當時主席施明德力倡大和解、初選對手許信良鼓吹大膽西進論、彭陣營訴求和平尊嚴台灣總統)。當時中國對台發射導彈軍演威脅,在「棄彭保李」、「李登輝情結」發酵下,台灣人選擇「李連配」以五十四%的選票展現不畏霸權追求民主的決心。彭謝配以二十一.一%的得票收場,施明德因此辭主席下台。

選後,挺彭的獨派、教授學者把敗選矛頭指向施、許的理念與彭陣營立場分歧導致敗選,同年五月民進黨主席改選,獨派支持蔡同榮競選黨主席,並放話若許信良當選,將出走另組台獨政黨(當時黨主席由全國黨代表選出)。

結果出爐,許信良回鍋當選。以林山田、李永熾為首等台教會學者、獨派人士發起成立「建國黨」,許多愛台之士憂心反對陣營是否因此分裂?一九九八年,林義雄當選主席,原不滿許信良的深綠支持者陸續回流民進黨。彭明敏也與一些因理念從民進黨出走的立委、國代、學者、獨派人士組成「新國家陣線」政團,「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道理一般人都懂,當時獨派嘗試整合每區共推提名人選但意見分歧,獨派大老們的「本位主義」與過去在海外的恩怨誰也不服誰,兩個獨派政黨都推人投入第四屆立委選舉,最後只各當選一席(建國黨—高雄北區李慶雄、新國家—台南市許添財),兩人都擔任過民進黨立委,最後重回民進黨。二○○一年,獨派深綠選票流向剛成立的台聯黨

反觀當今各種訴求主張的小黨林立,無不想透過選舉訴求理念、大旗一揮得到資源和發言權,鄭南榕曾說過:「解決政治問題,請用政治家手段,不要用革命家手腕。」民進黨在派系分合下今第三度執政,深綠、獨派、本土社團在期盼保住本土政權又「恨鐵不成鋼」的民進黨情結糾纏下,會有道德、情感上的批判在所難免,但「喜樂島聯盟」若組黨的出發點是建立在「對蔡英文不滿」,想必當年「因不滿許信良而組建國黨」最後失敗收場的歷史將重演。二○二○年民進黨主席若由台派理念者出任,支持者回流,是否這種以「不滿」為出發點的政黨將曇花一現?

(作者為台聯文宣部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