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化週報》台灣性平領先? 吳曉樂單挑厭女結構

吳曉樂散文集《可是我偏偏不喜歡》。(記者叢昌瑾攝)

採訪◎記者楊媛婷 攝影◎記者叢昌瑾

作家吳曉樂接受文化週報專訪。(記者叢昌瑾攝)

傑出作家都有對鷹眼,接連寫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兒童》兩本小說的吳曉樂便是佼佼者,她的雙眼有如X光機,總能穿透血肉,直達骨骼肌理,這回她將台灣女性成長面臨父權壓制的鮮血淋漓,攤現在散文集《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吳曉樂的文章就像一張細密的網,總能溫柔托住閱讀者的心,但這張網卻是她挖心刨肉所成,原來吳曉樂擁有讓人稱羨的「過目不忘」能力,這像祝福卻也似詛咒,讓她輕鬆越過國家教育體制的考試柵欄,但也讓她無法遺忘人生路途中的快意悲傷,所以她選擇書寫,每篇文章就像是一顆顆的時光膠囊,「我認為遺忘對人類是最好的祝福,我用寫作來完成我的『遺忘』,這些記憶才能獲得釋放,否則我要怎麼繼續走我的人生路?」

這回吳曉樂寫下台灣女性從小到大面臨的困境,人們(尤其是男性)總愛拿「台灣女權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來抬槓,說台灣女性最愛「女權自助餐」,甚至連《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書名都被說成是在挑釁男性、增加兩性對立,「說這些話的人,是忽略亞洲其他國家女性的地位極其低落,中國有拐賣兒童,韓國女藝人則因為在社群軟體表示喜愛《82年生的金智英》就遭抵制,這些人看到台灣沒有這樣的事,就認為台灣女性該好好珍惜。」

台女滿腔怒火 2天就收到400例性騷個案

吳曉樂對「台灣兩性平等」、「台女該珍惜」等字眼嗤之以鼻,不只是因為她在書中寫到的女生們總會有無法忘懷的厭女時刻,像是只要女性坐姿若沒夾緊雙腿,便被斥以「是不是欠人╳」,而男性坐姿不雅卻被說成豪邁不羈;若女性取得比同胞兄弟更好的成就,則被說成「豬不肥,肥到狗」,甚至吳曉樂日前在臉書發起「因為我是女性而曾面臨過的不快」小型調查,不到48小時,便有超過400位女性留言分享曾面臨的性騷擾、猥褻、性別調侃與侮辱經歷:假借問路的遛鳥俠、看電影時被隔壁的陌生男子摸大腿,還有青春期發育時,不論發育得快慢,都得面臨異性的有色眼光或不懷好意的訕笑,言語如冷箭,少女長成過程如萬箭穿心,但吳曉樂不甘心如此,她整理網友留言的3萬5000字,善用天賦為女性鳴不平,「我不想鄉愿,甚至每個字都要寫得這麼誠實,就是希望這些經驗不要再複製給下一代。」

作家如此坦誠,也藉由自身與周遭經驗告訴所有女人,大家都不曾孤單,「坦率是我保護自己的方式,當我把底牌統統掀出來、手上的球統統發出去後,他人也只能面對接受,對抗社會結構性的厭女,這一篇篇的文章就是我吳曉樂的成績單,其他則留待讀者來詮釋與評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