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兩個澄清 談蔡英文訪美的為與不為

◎ 陳永昌

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的待遇規格,相當程度確實反映美國政府對台灣乃至於總統個人的支持程度,蔡英文總統此次過境紐約也不例外,期間有兩項澄清特別值得仔細玩味,沒做甚麼反而比做了甚麼更加能夠透露出國安團隊的謹慎自持,守護並鞏固現階段台美雙方前所未見的堅強互信。

首先,行前傳出有意叩關美國首都華盛頓,第一時間蔡英文本人親自出面回應:知道很多人有這樣的期待,不過「這一次可能沒辦法有這樣的安排」。接下來,停留紐約期間,報載「川普政府數位包括助理部長等層級的資深官員,受邀親赴紐約拜會蔡英文」,隨行的國安會副秘書長蔡明彥立刻出面闢謠:此項報導事先未經查證是誤傳,過境期間「不會做一些刻意操作或不必要的新聞上的渲染」

去年美國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解開台灣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國防部長與外交部長等五位政府高層訪問華盛頓的歷史桎梏,再加上多位國會議員一再邀請鼓吹,主客觀條件俱成熟到位的情況下,蔡英文成為第一位踏進華盛頓的台灣總統,只是成行時間安排早晚的技術性問題。尤其,李登輝、陳水扁與馬英九等人皆曾經到訪過紐約,儘管蔡英文上任後尚未過境紐約,即使成行也不易突顯與前任者的不同區隔,相對之下,若能直攻最具政治敏感性的華盛頓意義當然格外不同,更可以為即將來到的總統連任選戰大大加分。只是,躁進求成一向不是蔡英文及其國安團隊的施政風格,不急於擠兌濫用對方的善意與信任,更沒有過度炒作元首外交失焦淪為個人政治秀。

1995年李登輝前總統重返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後,陳水扁前總統挾第一位政黨輪替民選總統光環,2001年首次過境紐約三天兩夜,美方以高規格接待,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親自登機迎接,並密集會見超過20位美國國會議員,惟公開程度與媒體採訪仍受到一定限制;2003年11月,全力拼連任的陳水扁再度過境紐約,領取國際人權聯盟年度人權獎並發表公開演說,與僑胞夜遊哈德遜河遙指聯合國總部大樓,全程幾乎公開活動並開放媒體隨行採訪。只是,陳水扁訪問紐約期間出席海外阿扁後援會成立大會時,公開提議制訂新憲法與推動更改國號公投。從此,扁式「烽火外交」被小布希政府視為「麻煩製造者」,台美互動一度陷入低潮,直到2013年8月,前總統馬英九才能趁「兩岸外交休兵」之便,過境紐約於母校紐約大學演講。

突破以往四次台灣總統紐約行規格,蔡英文做為第一位步入台灣駐紐約代表機構的國家元首,公開出席與友邦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歡迎酒會,巧妙突顯「準訪問」官方意味以及不放棄參與國際組織的決心,這趟紐約之行已經樹立務實外交歷史性里程碑,同時又完全恪遵「零意外」原則,並未帶給全力應對貿易戰的川普政府任何不必要困擾。國人不妨樂觀期待:下一次台灣總統過境美國,落腳地就在華盛頓特區。

(作者為台北市民間工商社團副祕書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