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回應「雖然多數民眾不支持罷工…」

◎ 郭茵菲

針對日前有讀者投書「雖然多數民眾不支持罷工…」,談到長榮空服員罷工事件與反送中運動,認為兩者本質上皆是「一群相對弱勢的人民或員工在向相對強勢的上層階級討回應有的權利」,值得商榷。

長榮罷工事件的第一天,電視新聞播出一位婦人向長榮地勤人員打氣的同時,氣急敗壞地說:「這種靠著把別人權利踩在腳下而爭來的福利,當真吃得下去?」我想,這道盡了罷工事件與反送中運動本質上的最大不同。

且先不說「低薪」其實是個很複雜的經濟問題,單從中文的詞彙用語:有人常用「掙錢」而沒人說「爭錢」,便可窺知,錢這東西還是得付出勞力心力,光靠「爭」是沒法度的。如果薪水單靠罷工就得以提升,為什麼更多與薪水更低的勞工不也走上街頭?

這讓我想起婦女的「育嬰假」。有一陣子,政府頻頻釋出諸如此類的政策利多,請問有資方出來反對嗎?道理很簡單:誰去理會一個「看得到、吃不到」的辦法?除了公教人員,民間中小型企業有多少婦女勞工敢向公司申請「育嬰假」?到時候回得去嗎?誰能保證不被代班的同事私下惡咒致死?又試問哪份工作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相較之下,另一個加班時薪好幾倍的「一例一休」政策,為何在勞資雙方都不買帳的情況下一修再修?因為這符合勞資關係的現代新解:「覆巢之下無完卵!」把資方「爭」垮了,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那是個沒有贏家的局面。

經濟學上普遍認為,提高薪資水準的有效辦法是技術與產業升級,可這除了須有各種配套,最重要的因素是「時間」。此外,產業升級也將低薪的原因部分指向勞工本身,而不全由資方承受。這也是此拯救低薪的方法與過程之所以可以「平和」的最主要原因:想要減少階級鬥爭與對立,最好的方法便是每個人多一點責任承擔的認知。

這是個不完美的社會,而每個人對這一份不完美,其實或多或少都有他該負起的責任。

(作者為財經編譯,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