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難道要抱中國的大腿?

上週在日本大阪舉行的G20高峰會,被美中貿易戰所劫持,川普與習近平會談舉世聚焦。結果,兩人同意恢復談判,川普允諾對中國商品暫緩加徵新關稅,解除對華為若干限制,換取中國增加採購美國產品。美中重啟談判雖讓市場及產業暫獲喘息,也引發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等對川普是否太快對中國讓步太多的質疑,川普和高級顧問都被迫強調尚無達成協議的時間表。

川習會雖讓貿易戰暫時停火,但前此已加徵的關稅仍在,經濟產業續受衝擊,雙方爭議並未基本解決,情勢可能變成持久戰;況且兩國在經貿、科技、安全領域根本分歧甚大,不因川習會沒有實質內容的表面和緩而化解。可以確定的,一年來因貿易戰引起的全球貿易轉移、產業供應鏈調整、中國做為世界工廠地位弱化等演變,必將持續進行。

按中國的盤算,貿易戰如「邊打邊談」,最有利的狀況是以拖待變,讓川普承受國內商界壓力而妥協,甚至等到「政黨輪替」,換成比較好打交道的民主黨人入主白宮。有如川普所生動地描繪:「他們希望能跟拜登和那些很軟弱的民主黨人之一談判,繼續年復一年地佔美國的便宜。」不過,中國這一盤算,證諸上週分兩天舉行的民主黨總統初選辯論,顯然一廂情願。

有如BBC所報導,「中國威脅論」成為這項辯論的共識。有意角逐白宮大位的民主黨人,其間「中國正利用科技來完善獨裁統治」、「中國實行重商主義的不當貿易行為」、「中國的偷竊行為像海盜一樣」的言論此起彼落。就在第一天辯論,十人有四人指中國是美國當前面臨的頭號威脅。

最受矚目的,在民調領先的進步派參議員桑德斯和華倫都極力支持對中國加徵關稅;桑德斯甚至主張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是連川普都還未動用的貿易戰武器。至於在民調領先、但辯論表現不佳的前副總統拜登,五月間還宣稱中國「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最近已改口批評中國,以欺騙手法促進經濟和科技實力,「需要對中國強硬」。拜登發言轉向,只是順應民意:民調顯示,五成六美國選民認為,中國是美國頭號競爭對手。

誠然,美國朝野兩黨把矛頭指向中國,以往大選所常見,有「抨擊中國」(China-bashing)之說,即候選人在大選中強硬抨擊中國,入主白宮後的中國政策卻轉趨溫和;此從柯林頓、小布希到歐巴馬,無一例外。不過,現今有異以往,「中國威脅論」當道,對付中國成為兩黨共識,情況為三十年來所僅見: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共和黨基於反共,民主黨著重人權,聯手對中國經濟制裁及武器禁運。

中國野心崛起,是美國朝野和民間警覺並態度逆轉的基本關鍵。中國不僅在對待異議人士、法輪功、基督徒、藏人、維吾爾族等人權紀錄惡名昭彰,產業補貼、差別對待外商、經貿不公平手法、盜取智財權、強迫技術移轉等都引發公憤。同樣重要的,是川普實踐競選諾言,從競選時抨擊中國「強姦美國經濟」,上任以來主動積極處理美中失衡的經貿關係;關稅是不是最佳手段或許見仁見智,但川普確為多年來首位不落入只「抨擊中國」、卻言行不一等政治俗套的美國總統。

美中貿易戰也引發各國在兩大之間選邊的問題。對我國來說,美中貿易戰是挑戰,也是機會,利害得失端看我們如何明智因應。貿易戰帶來的貿易轉移、產業供應鏈調整、全球經濟秩序重建,以美中兩國在我經貿的比重,必生衝擊。從個別廠商的訂單移轉、台商回流到台灣製造、產業多元布局轉型,都是現在進行式。因應得當,這也是我國降低對中國經濟依賴,擺脫二十多年來「大膽西進」導致政經困境的契機。

經濟如此,對外關係亦然。中國是舉世唯一要吃掉台灣的敵國,特殊國與國關係、一邊一國、一中各表,它全盤否定;香港經驗更印證「一國兩制」純屬強權詐騙手法。最近有人宣稱「不應成為美國戰略棋子」、「學習安倍不選邊」、「甚麼都不要講就不會挑釁中國」,都是自我否定台灣選擇、為中國幫腔的假議題。台灣不必成為他國的棋子,但若須選邊,從經濟產業、民主自由、安全外交著眼,答案顯而易見;台灣不加入民主陣營,難道要抱中國的大腿?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