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大阪川習會解決美中矛盾了嗎?

備受矚目的川習會上週六在日本大阪舉行,雙方達成重啟談判,與川普政府暫不加徵另外三千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的共識,而中國則顯然應允增加對美採購予以回報,顯示雙方均具有重回談判桌的強烈意願。尤有甚者,川普有條件鬆綁了美國企業對華為的禁售令,無異祭出最大的善意,希望儘快化解歧異,簽署協議,而並未顧及此舉可能引發的後座力。

川習會得到良性進展,諒必可以讓全球金融市場的緊繃狀態得到緩解。然而,美中貿易戰爆發一年餘,已由貿易戰升高為科技業、貨幣戰,甚至延伸為地緣政治的對抗,其中矛盾與衝突的本質是屬於結構性、體制與價值觀的,可視為東方專制文化與西方民主、自由市場之間的文明衝突,一旦點燃戰火就很難回到過去。換言之,美中兩國的體制與價值觀截然不同,因而儘管可能為眼前利益而暫時妥協,最後仍必然走上對抗之路。亦即,擺在美中之間的「修昔底德陷阱」,涵蓋經貿、產業、科技及全球霸權之爭,恐怕不會因為一紙貿易協議而得到徹底解決。由此可知,大阪川習會只是起點,路上的障礙仍未清除,能否到達終站,仍不能過度樂觀。

習近平在川習會的開場援引美中兩國在一九七一年開啟的「乒乓外交」為例,凸顯美中「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當年「乒乓外交」的舞台正巧就在日本,習近平此一感性的呼喚,堪稱高招。不過,由於中國的霸道崛起,且意圖以「中國製造二○二五」、「一帶一路」,建構中國夢,欲將數位獨裁輸往全球。今日若再回顧當年解凍美中關係的「乒乓外交」,恐怕會有不堪回首的感慨。尤其,若將中國夢與美國夢對比,則可發現美國夢意味著人天生而平等自由,只要打拚就有出頭天的機會,多少人因此移民美國,希望一圓美國夢。反觀中國夢,則是政治上的黨國體制與經濟上的國家資本主義的結合,個人生存其中毫無人權與自由可言,黨是皇帝、上帝的綜合體,控制著人的一切生活細節。易言之,中國夢是一場夢魘。因此,吾人可以看到在習近平楬櫫中國夢的同時,中國權貴拚命向外移民,要將貪污不法的黑錢洗至國外,而一般百姓一有機會也都移民海外,以掙脫專制的天羅地網,呼吸自由的空氣。可謂上至權貴,下至庶民,都要逃離中國夢,奔向美國夢。

習近平提到的「乒乓外交」,確實是美國打開共產中國鐵幕的關鍵起點,使得中共與老大哥蘇聯決裂之後,有了美國做為後盾。但美國的轉向,卻培養出一頭專制獨裁巨獸,以「特洛伊木馬」式滲入各種國際組織,只享受優惠、不盡責任,利用機會牟取龐大利益。正如法媒《費加洛報》所稱,中國透過入主國際組織,向國際宣傳「中國標準」,引入中國的專制政治模式,排斥美國等西方國家建立的各種「普世價值」,試圖重塑全球治理原則。中國的反噬,導致西方國家反思,當初以傳教士精神希冀將民主、自由市場以及普世價值帶入中國,是否為最大的錯誤?而美國產官學界中的「擁抱熊貓派」,在習近平修憲廢除國家主席任期制,並且提出中國夢之後,逐漸大夢初醒,紛紛著書立說,檢討當年扶持中國對抗蘇聯政策的失當。親中派終於發現,中國是比蘇聯更可怕的敵人。而川普發動對中貿易戰,與其說是個人的行事風格所致,不如說是川普掌握了美國社會長久潛藏的受到中國佔便宜的不滿氛圍。換言之,沒有川普,美中的衝突仍然會爆發,仍然必須解決。

故而,看待美中之爭,應該由更宏觀的角度,不在於短期內能解決什麼,而是要掌握長期的趨勢與發展。在了解美中無論達成何種貿易協議,其本質上的矛盾是結構性而難以化解的,因此後美中貿易戰時代,全球的經貿遊戲規模、產業轉型與分工,必然全盤改寫,台灣應該針對這個未來的趨勢研擬長遠的發展策略,才能確保台灣的永續發展;例如吸引台商回流,發展「台灣製造」,不能只是因應美中貿易戰的權宜措施,更應是長期的產業政策,台灣經濟才能根深柢固,不怕任何的風吹雨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