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恐龍家長與親職教育

◎ 司馬忠良

爆料公社一則「生而不養」文章經新聞媒體報導後,竟引起廣大共鳴。一個十七歲的學生暑假要兼三份工作,因為父母生下她之後便拋給祖父母,她早上在早餐店工作、下午要去民宿做清潔工作、晚上要去夜市幫忙。讓PO文的小姐不禁感嘆說:「那些生孩子卻不養的人,你們若是只想享受動物般的快樂而不想養育下一代,麻煩請結紮好嗎?」下方網友留言也相當熱烈,包括「爛人父母敢玩就敢扛責任好嗎!超廢的」,讓筆者不禁感嘆,台灣的社會福利政策與親職/家庭教育完全脫鉤,整體親職教育環節是失敗的!

從督學的視角看教育現場,只能說「恐龍家長」的樣態千奇百怪,當孩子闖禍了衝到校園大聲指責老師時,卻說不出自己的孩子就讀哪個班級,彷彿孩子剛撿來還不熟悉!更扯的還有忘記孩子已經念六年級了,卻以為還在念四年級!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爸媽從來沒有參加過運動會、公開觀課、親子日或是任何親職教育的學校活動。

教育包含從孩子出生開始的家庭教育、國小開始的學校教育,以及畢業後的社會教育。北歐國家的教育制度一向是世界各國的典範,也是世人公認走在最前端的成熟體制。而北歐社會的基本價值:「平等」與「責任」的精神,可以在丹麥和瑞典的教育政策上清楚體現,福利與責任是一體兩面的,換句話說,這兩國的教育福利是「紅蘿蔔」和「棒子」兼具,「福利」和「責任」兩者互為圭臬、相輔相成,是以近兩年美國部分州的教育主管機關亦逐步跟進,在父母申請教育津貼時必須填上曾參與過親職教育(Parental Education)的時數。

當台灣的教育主管機關不斷以福利式、無條件提高教育補助津貼做為爭取選票的同時,請不要忘了也同時在寵壞一群缺乏責任心、或是不願意盡心養育孩子的家長,最終也害了我們的下一代。

期待「平等」與「責任」的精神,在台灣教育政策也能有出現的一天!

(作者為地方縣市政府現職督學,台中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