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你想要什麼樣的老後生活?

◎ 劉欣靜

今年四月份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達三百四十九萬人,佔總人口十四.八%,邁入高齡社會

為了因應高齡社會的到來,政府積極與民間團體合作佈建長期照顧各項服務、推展延緩失能照護服務資源、失智症資源等,希望能讓老人健康、自主、幸福地老化。

然而從衛生福利部提供的資料,看到老人保護通報數字逐年增加,無論是否與老人自我保護意識提升或老年人口增加有關,發現了部分長輩不健康、不自主也不幸福。

老人保護樣態包括身體、心理虐待、疏忽、遺棄、失依陷困及財產保護。政府訂定「老人福利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建立老人保護體系、通報責任、緊急安置等權責,並廣為宣導一一三保護專線。此外,長照資源介入,讓照顧者獲得喘息,支持失能失依長輩能在熟悉環境中生活,以及宣導「信託」制度保障長輩財務不受侵害,「監護及輔助宣告」制度,協助老人處理法律事務。透過法令、福利服務、金融制度等,不同專業的協作建構老人保護網絡,但這張網絡,需要老人願意,功能才能發揮。

長輩自我意識隨時代演進逐漸提高,但仍不時聽到,即使受暴,因擔心政府介入會影響子女,或子女因酒藥癮、精神疾病等因素施暴,長輩痛但不捨,不願求援,暴力因素未獲得處理,憾事便仍在許多角落發生。

父母皆希望哪天不在孩子身邊,孩子仍帶著他們的愛,勇敢前進。面對孩子酒藥癮或精神疾病造成暴力事件,盼老人接納矯治資源的介入,輔以心理或就業輔導資源,協助孩子走出困境。

老人保護,糾葛著親情、家庭動力,加上長輩為成年人有自主權,政府發動老人保護行動時,必須尊重長輩意志。長輩意願,是保護網絡發揮功能的重要關鍵。

(作者為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副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