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化週報》 用照片吼叫濺血前的天安門——謝三泰未完成的六四任務

採訪◎記者楊媛婷 攝影◎記者廖振輝 圖片◎謝三泰提供

八九民運30年了,這批六四事件前夕的攝影照片躺在謝三泰抽屜裡30年,只是這一回,他不想再沉默了。

謝三泰接受文化週報專訪。(記者廖振輝攝)

30年前,謝三泰是一位攝影記者,塵封照片的原因是就在解放軍坦克駛進廣場開始屠殺平民的12天前,報社切斷了他的經濟援助,被迫帶著憤怒和辭呈飛回台灣,他形容那段40天的採訪是「未完成的任務」,因為對文字或攝影記者而言,無法為戰爭現場留下紀錄,就意味新聞任務沒有完成。

落地見歡迎布條 暗罵「誰跟你祖國」

談到六四事件,幾乎所有人都會想到那張最經典的「坦克人」照片,知名戰地攝影記者羅伯.卡帕曾說過:「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謝三泰即使在天安門廣場混了40天,但他靠得顯然還不夠近,所以一度認為自己拍下的這些照片都是多餘的,就這樣丟進了抽屜中。但歷史哪有多餘?更何況這是一段中國刻意消除的歷史記憶,每一張當時拍下的現場照片都是回復歷史現場最好的工具之一,在前輩張照堂的鼓勵下,謝三泰將這批照片集結成攝影集《吼叫一九八九》,期待八九民運不致在時間沖刷下而被人徹底遺忘。

謝三泰拍下這張照片的原因很簡單:在極權的國度裡,人民想要言論與新聞自由,其實是再諷刺不過的奢想了。(謝三泰提供)

發稿回台老斷訊 體育記者房間躲監控

在數位相機還沒上市的1989年4月17日,謝三泰扛了個「簡易暗房」從香港轉機到達北京,甚至還帶上美聯社開發出的滾筒式相片傳真機,他是中國首次核准的台灣記者團成員之一,「還沒入關,就看到一群中國官員拉著:『歡迎回到祖國』的紅布條,那時我想誰在跟你祖國啊!」表面上,謝三泰的採訪目的是亞青盃體操賽、亞銀年會,及彼時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訪中,但長期關心社會運動的他,自然將目光瞄準學生聚集的天安門廣場,「我很好奇中國的社會運動會是什麼樣貌,因為好奇,出發前就先準備好充分的子彈:百餘卷底片。」

沒銀根黯然回台 只拍到毛像丟蛋噴漆

攝影記者的手上總拿著顯眼的相機,廣場民眾也都注意到謝三泰的口音,謝三泰一開始稱來自南方,混熟後,謝三泰坦承自己來自台灣,竟備受民眾禮遇,「現場民眾都希望他們的聲音能傳出中國,因此對待來自港澳台的記者以及歐美媒體等都比較友善。」他用相機記錄廣場內學生與民眾拉起大字報希望爭取民主,也記錄廣場外一如平常的北京小日子,再將照片傳回台灣報社,卻常傳真到一半訊號就中斷,由於那時所有傳真都必須透過飯店的電話系統傳遞,「我懷疑遭到監控,才會經常照片傳到一半斷訊。」謝三泰靈機一動進到在其他飯店的體育線同業房間內發稿,閃過了政治監視,照片順利傳回台北。

5月23日,有3位來自湖南的學生先寫下遺書,然後在天安門附近購買了20顆雞蛋並且填滿油漆,直接將蛋殼扔向毛澤東畫像,此舉卻立刻引發廣場學生的緊張,刻意要與這3名學生劃清界線,將他們移送公安,中共官方也趕忙再換上備用毛照。謝三泰因為報社斷絕了金援,拍下這張很有歷史意義的照片後,第二天就返國了。(謝三泰提供)

照片越老話越多 還可聽見噤聲前的吶喊

隨著學生開始絕食,大字報的口號愈發激烈,解放軍已在城外的傳言滿天飛,報社擔心記者安全,尤其一旦衝突爆發,守在最前線的攝影往往難以脫身,於是連下十二道金牌,命令即刻返台,「身為媒體人,誰不想留在現場?但那時身上幾乎已經將現金用罄,我請求報社再給予經濟支援,報社只願意提供返台機票。」金援被斷的謝三泰在5月23日拍下民眾往懸掛在天安門廣場的毛澤東像潑漆抗議後,隔天黯然回台,在廣場40天所拍下的照片,因為有始無終,少了最後的紀錄,就這樣被他鎖到抽屜裡。

5月22日,北京部分地區宣布戒嚴,解放軍部隊欲推進城內時,受到民眾阻攔,奉命退至於離城一段距離待命,民眾紛紛前去致意,一冷一熱的表情,似在預告悲別已難避免。(謝三泰提供)

「我的攝影前輩林柏樑常說,假使照片會說話,時間愈久,照片說的話愈多,整理這些照片時,我深深感受到這句話的真義。」八九民運30年後,這批沉默30年的照片終於站出來,訴說當年曾有一大群中國民眾,齊聚廣場吼叫民主、渴望自由,就算他們失敗了,就算他們噤聲沉默了,但是他們的青春與吶喊,就都收進了照片之中。

攝影書發表一週了,不少讀者在謝三泰的臉書留言感謝他記錄八九學運,謝三泰則謙稱攝影本來就是工作,隨著這些影像浮現,八九學運的過程更清楚了,也讓隔了三個世代的新台灣人能知道,在30年前,曾有一群中國人在天安門廣場前透過和平手段爭取自由,最後卻遭政府以坦克與機關槍血洗收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