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青年時評)超愛這個新名字!

◎ 陳冠甫

總統蔡英文與外交部長吳釗燮二十五日在臉書與推特發表重大訊息:「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正式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其做為美國在台協會的對等機構,這是首次「台灣」和「美國」對等放入事務機構名稱。而同一日也傳出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在美國與美國國安顧問波頓見面,同樣創下台、美斷交後的首例。

今年正逢台灣關係法四十週年,這兩則喜訊正好代表台、美關係即將邁入另一個階段。

過去在一九九四年「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更名為「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但「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仍維持本名,如今代表處是否也有機會「正名」,讓國人充滿期待。事實上類似情況,也發生台、日關係上,「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與「台灣日本關係協會」在二○一七年先後改名。雖然這對於台灣踏出正常外交的道路,也許還有一段距離,不過,這也算在眾多被中國打壓國際空間的新聞中,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每當外交有所突破,都是政府與外交人員辛苦努力的成果。尤其,能夠看到「台灣」的名字出現,心中更是感動。難怪吳釗燮也在推特上表示,「真的很愛這個新名字!」

而李大維在美國與美國國安顧問波頓會面,更是在二○一八年通過「台灣旅行法」後,解開「五黑名單」限制,包含禁止台灣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等五個重要官銜的政治人物訪問美國。以曾任外交部長的李大維赴美與波頓見面,不免有試探企圖打破以往限制的意味。

於可見的未來,可以期待台、美關係「根本性的改變」。就算美國是為制衡中國而來,僅在確保美國在亞洲的國家利益,也是對台、美夥伴關係的建立有一定程度的實質幫助。在美國重新鎖定印太地區做為圍堵中國的大戰略,與亞洲各國軍事的聯繫有別以往扇形攻勢,改成加強各國深入軍事網絡的連結,台灣勢必無法置身事外。

當台、美間的官方溝通逐漸順暢,從初期的教育、文化,逐步擴展到國防、外交,進入各個領域範疇深化的階段,最後的終極目標自然是台、美雙方恢復官方關係,為台灣的參與國際社會創造突出中國封鎖的破口。期待這另人振奮的一天能夠提早到來。

(作者為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