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我們與中國的距離

中國以全球經濟規模第二大之姿,雖乘著一帶一路政策跨越亞洲、直搗歐陸,但依然受制於美中貿易戰的約束,也傳出並未獲世界貿易組織(WTO)裁定具市場經濟地位。兩岸論相對位置,先不談人權、自由、民主的落實,或者是醫療健保、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的品質與維護,只談經濟,台灣規模雖相對較小,但跑在前面的並非是中國。

依世界銀行統計,二○一七年台灣國內生產毛額(GDP)五千七百多億美元,全球排名略低於二十名,中國排名在第二,在台灣之前的國家中,還包括有截至今年三月底止,占我國外籍勞工約四成,有近二十七萬人來台幫傭或擔任產業勞工的印尼,以及在歐債危機中受重創的西班牙、去年發生貨幣危機的土耳其。這些例子說明一國經濟的優劣、發展程度或人民的幸福感,無法由總GDP的規模判斷。

國家GDP的大小,取決於生產力、天然資源、發展先後、策略等,但與人口數也密切相關。中國有近十四億、印尼二億七千萬、土耳其八千多萬人,即使是人口較少的西班牙,也有四千六百多萬人,約為台灣的兩倍,在同等的經濟規模下,將生產所得平均分配給每個人時,人數愈少可以獲得更多。因此,在比較經濟發展優劣時,至少應根據平均每一人的份額,也就是計算人均數據的結果,更能掌握相對位置。

依據IMF的統計,台灣的平均每人GDP近二萬五千美元,全球排三十幾名,而中國則是九千多美元,約為七十名,如果考慮到購買力,物價長期穩定的台灣上升至二十名內,而中國則退到全球的七十名外。

所得收入扣除利息、保費、稅金等非消費性支出後,剩餘可以用來支應日常生活開銷的所得,被稱為可支配所得。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資料,中國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所得從二○一三年的一萬八千多人民幣,成長至二○一八年的二萬八千多人民幣(約十三萬台幣),不過,台灣的每人每年平均可支配所得,在二○一七年已超過三十三萬台幣。

可支配所得較低,平均消費支出也相對受節制。中國平均每人每年的消費支出在二○一八年不到二萬人民幣(約九萬餘台幣),在一九九八年,台灣的平均每人每年消費支出就超過十七萬台幣,約為現在中國的兩倍,二十年後,二○一八年,台灣每人消費支出成長至二十六萬餘台幣,增加速度不快,但仍近中國目前的三倍。

因為分配不均,平均值不代表每個人的真實所得,但以整體數值跨國比較,更難呈現經濟發展的效率與成果。GDP的總值代表經濟規模,即使發展程度較低,人口最多的中國GDP在一九六○年全球排名,就曾高列在第四名。

中國因人口數量多,各項正負面數據均相當可觀,二○一七年中國公布的城鎮登記失業率約三.九%,雖被批評低估,但登記的失業人口就有九百七十餘萬人,已近我國總就業人數的九十%。二○一九年三月,中國外匯存底約三兆二千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台灣則是四千多億美元,中國持有近台灣七倍的外匯存底,不過,平均每人分配的外匯存底,中國僅為台灣的九分之一。

當中國狂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時,外界以亞洲開發銀行發表的亞太基礎建設需求報告,估計從二○一○年至二○二○年的十一年間,亞太地區開發中國家需要的總資金可能超過八兆美元,不過,該報告估算的中國國境內基礎建設需求就達四.三兆美元,占亞太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投資需求五十三%以上;最需要建設填補的地方,就在中國境內,而且要投入的資金是中國也難以支付的天文數字。

中國經濟在快速發展後,成長率開始滑落,轉型的壓力逐年加強,而台灣經濟在轉型過程中,雖從中高速成長減緩至中低速,不過,人民平均生活水準、品質,及政治、社會自由度依然遠優於中國,競爭力、經商自由度都在亞太,甚至全球名列前茅,中國與我們還有很大的距離,台灣人民勿須妄自菲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