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農地工廠的歷史共業

◎ 潘翰聲

《工廠管理輔導法》第三十三條規定臨時登記工廠合法期限將於明年六月二日到期落日,但七四三八家當中僅有五十二家轉型合法。行政院和民進黨立院黨團將此列為本會期優先法案進行修法,蘇貞昌院長在答詢時宣示三點,要讓老闆「安心拚經濟」,但若讓違章工廠散落在農地之間永久化,能否同時兼顧到,讓人民「安心過生活」,保有乾淨的空氣、乾淨的水、乾淨的食物,工人可以安心去上班、安心回到家。

去年農委會全面普查六萬多家違章工廠位置公告上網,共佔地一.三萬公頃,違章工廠長期蠶食農地,嚴重污染水源和農地,是食物安全問題的環境結構因素。土地管理的失控,也造成地方居民空氣污染、噪音,和隨之而來的交通、爆炸等風險。工業區內的合法企業也不平,這些違章工廠不用負擔環境成本,形成不公平競爭。

經濟部在二○一二年,劃定一八六個特區來輔導七一七家工廠走向合法,二○一六年底天下雜誌調查上網,有許多在國際供應鏈上佔獨特地位的「隱形冠軍」,其中甚至有無塵室,形成產業聚落,包括新北市的金屬加工、台中工具機、彰化水五金、高雄螺絲,法規若貿然落日失效將丟失訂單,確實會對經濟產生巨大連鎖衝擊。但政府對違章工廠的掌握相當有限,加上多年來「立法嚴格、執法寬鬆」的狀況,這般歷史共業無法簡單一刀切,考驗著政府的治理能力,和人民的共同體責任感。

蘇貞昌的第一點宣示不准新設,喊來有魄力,要不顧選票貫徹到底卻很難。民進黨上台後冒出一萬家新增違建,中央政府列管重大案件二八六家只拆十七家。最積極執行的台中市政府,連原本支持者找議員關切都鐵面無私照樣拆除,這讓林佳龍流失不少中小企業主的選票,但捍衛農地和法治的政績,卻未在選戰中凸顯。對照彰化縣,在選舉期間國、民兩黨就此互相較勁,今年初環保團體檢舉十二件新案,縣府竟說沒有人力,要有污染、公安問題才拆。

政府的執法能力令人質疑,就像都市的違建,每次都設下大限,但仍無法遏止新增違建,農地違建有何辦法擋得住。因此,蘇貞昌第二點要取消臨登工廠落日期限,恐怕將覆水難收管不住違章工廠。而第三點關於長期群聚的就地合法,則要有可行的財務機制讓業者美夢成真,同時也要合理補償公共利益的損害,並讓這筆第一桶金滾動全面性的改革。

違章工廠是歷史共業,難得執政黨願意著手處理,做得好人民也會鼓勵支持。這不是單純的經濟和環保的對立,過度潔癖的完全反對就地合法,可能反而導致全面解禁。這些違章工廠的資訊正逐漸攤在陽光下,問題的實況日益清晰,台灣的經濟和環境如何轉型升級,考驗著全民的智慧。

(作者為樹黨國際秘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