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觀光立國 觀念錯誤

◎ 黃天麟

台灣觀光業要發展,但如何發展即是一門學問,必須要拚嗎?老實說,台灣的觀光客在突破一千萬人次之後已處於飽和狀態,若再拚下去,必扭曲全體經濟發展之平衡適正狀態。

談起觀光必涉及的是(一)觀光的適正量;(二)觀光品質;(三)觀光資源。問題是,由於政治及意識形態之介入,有關台灣觀光之論述一直擺脫不了中國因素的偏見。陳述如下:

一、以觀光的適正量言,日前有位退休教授寫了一篇「人怎樣進,貨如何出?」指日本自2013年外國旅客首度突破1002萬人次後陸續成長到2017年的2870萬,認為日本觀光事業之推展顯比台灣厲害很多。但事實並非如此,以觀光品質言,台灣比日本遜很多,這一點不敢否認,但若以量言,台灣2017年觀光客達1073萬人次,而日本國土為台灣的10.5倍,人口為台灣的5.2倍,以國土比例言,台灣的觀光密度每平方公里容納觀光客298.23人,已是日本76.12人的3.9倍。台灣的觀光密度亦比韓國高,韓國每平方公里接納的觀光人數為132人,不到台灣的二分之一。顯然台灣的觀光事業已有過密過擠之嫌,觀光飯店住房率之低,即是過度投資之結果。

二、就觀光品質言,質之提高可以使觀光客來了一次還會再來,如此觀光才能永續。觀光業的質包括人員之服務態度、親切感、觀光景點之整備及文化氣息的凸顯等問題。2015年中國觀光客湧入418萬人次之時,大量破壞了自然環境,日月潭擁擠不堪,太魯閣垃圾滿地,嚇跑了不少日、美的觀光客,服務品質下降,連帶衝擊了國內旅遊。台灣過去幾年的盲目接受過量的中國客,注定了今天觀光事業諸多質的問題。

三、觀光資源之先天制約要如何克服?中國有萬里長城,日本有富士山與千百古寺院,台灣的觀光資源先天上是比較欠乏的,但因有美麗的山水與美食,仍然可以發展觀光事業,如做為南島語族發源地的原住民文化,正是一個可開拓的方向。但需要時間,更不能以觀光客人數之增減做為績效之準繩。

四、觀光立國的錯誤觀念急需修正。對於人口達二、三、四千萬以上的中型國家,「觀光立國」絕對是錯誤的觀念,只能做為附屬產業,非主要產業。日本、韓國之發展都不是由觀光起家。一國政府開始高喊觀光事業都是經濟走到瓶頸的時候。馬政府就是治國無能,最後想以中客添補衰退的台灣經濟,結果造成台灣觀光客過度膨脹的問題,也造成台灣今天必須以「補助國旅」來收拾殘局。

(作者為前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現任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