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文革斷了崑曲 歌劇院首演《玉簪記》

白先勇製作的新版《玉簪記》2月27日首度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記者何宗翰攝)

採訪、攝影◎記者何宗翰

《玉簪記》裡書生與道姑在道觀裡調情。(許培鴻攝)

「崑曲就兩個字:情與美,《玉簪記》最好看的就是愛情戲。」白先勇指出,其中的「琴挑」一折是崑曲典型的生旦戲,男女主角一生一旦在道觀裡調情,彈琴又寫詩就是不說話,「看多了好萊塢式的一拍兩響,回頭看看這個,眉來眼去20分鐘,慢慢小兒女你來我往的,非常的細緻精巧。」

白先勇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在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15年演了300多場,啟動了崑曲復興運動,也把年輕觀眾拉回劇院看戲。新版《玉簪記》2月27日也將首度在台中國家歌劇院演出。

曾唱遍達官庭院 文革10年無人問

600年前崑曲在崑山發源,吳儂軟語決定了音樂、唱腔的婉約纏綿,晚明到清嘉慶這200年間,從朝廷至一般百姓都喜歡,乾隆的御班子更曾達千人之多。蘇州拙政園、留園等庭園裡,退休的大官、富商請客時要是沒有戲班子,好像社會地位就低了,還會互相比哪個班子好;《紅樓夢》裡也寫到賈家為了元妃省親,從蘇州弄了戲班子來給她看戲。

蘇州虎丘從晚明開始還有一個風俗,在中秋夜時比賽唱崑曲,唱到天亮才能選出冠軍來,有點像「中國好聲音」。但清中葉後崑曲沒落了,在文革期間更完全禁止,才子佳人、帝王將相都不能演,空了10年後演員接不上班,觀眾也沒有了。白先勇說:「我把青春版《牡丹亭》帶到北京大學去的時候,98%的學生是沒看過崑曲的。」

來台現代化27折 談情說愛不俗爛

白先勇說,崑曲的傳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靠戲院的演員,另一種是文人雅士聚會時,喜歡清唱、唱曲,在台灣也有個蓬萊曲社,一班人每月幾次吹吹打打唱唱,連續50幾年沒停過。戲班子、劇團在台灣就少了,有演過幾齣折子戲,都是由京劇演員來扮演。

崑曲沒落下去,如何再吸引年輕觀眾?白先勇說,當然不是繼續拙政園裡的形式,要用現代的審美觀才能引起共鳴,《牡丹亭》改編的原則是只刪不改,把湯顯祖的劇本從55折重新組合成27折,中國文學最了不起的是抒情詩傳統,崑曲把詩用歌舞具體表現在舞台上,因此唱詞唱句不改,把現代元素透過服裝、舞台美術、燈光,非常小心謹慎的放進去,讓它重新發光。

晚明思想解放,湯顯祖、李贄、王陽明恢復心性學,是對宋明理學的反動,《牡丹亭》高舉「情」的旗子,《玉簪記》裡道姑跟書生的愛情衝破了社會規範,白先勇說,這齣戲在京戲、川劇、粵劇通通有,最後兩人在江心以玉簪為信物的那場戲,很容易演得俗爛,「過去花部是指京戲、地方戲,雅部是文人雅士比較欣賞的,我想用崑曲把這齣戲導回高雅。」

「傳統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線條,從象形字開始到青銅器、建築,都是以線條美著稱,就連橋也要九曲、拱橋。」白先勇說,把崑曲的舞蹈動作描繪下來,就是一幅書法的狂草,因此《玉簪記》用了董陽孜的書法、奚淞的白描水墨觀音作背景,讓整個舞台美術有股禪意在裡面;佛手持蓮花圖像,隨著兩人的愛情從含苞到綻放,也是暗地祝福。

人要衣裝、戲更要衣裝,白先勇說,一般京劇、崑曲裡的尼姑裝有一定的規矩,水田式的很難看,穿出來凡人不會動心,新版《玉簪記》經美術總監王童重新設計,女主角穿的尼姑裝顏色素雅,綢子還到杭州去挑,特別漂亮,「看了會說那麼美的道姑,難怪!」最高潮的「秋江」一折,還有董陽孜五幅「秋江」狂草搭配,運筆隨著劇情開合。

「如果《牡丹亭》是首交響曲,那麼《玉簪記》就是精緻的室內樂。」白先勇說,新版《玉簪記》的兩大主角依舊由青春版《牡丹亭》的沈豐英、俞玖林擔綱,「談戀愛人不美很難談下去,還是看金童玉女舒服,看久了也不覺得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