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經濟上「親美防中」之必要

美國期中選舉結果,民主黨掌握眾議院,共和黨守住參議院,形成分裂國會局面,而一些遭到中國關稅報復的農業州,川普人馬依然勝出,顯見川普雖在這場選舉小輸,但其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並未被選民否定;再者,要求中國開放市場、解決貿易失衡,已經成為共和、民主兩黨的共識,因此民主黨的眾議院或許會在某些議題上掣肘川普,卻不會改變美國對中國在經貿議題上的強硬立場。由此可見,中國寄希望於川普在期中選舉挫敗,致而緩解貿易戰壓力,乃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現在可以休矣,還是面對現實、切實解決問題,才是中國應對貿易爭端的最佳方案。

美中貿易戰延宕不決,造成新興市場的貨幣與金融市場的震盪,受創最嚴重的,則是依靠出口拚經濟,且與美中兩國有高度依賴關係的國家。而比中國早二十年創下經濟奇蹟的台灣,更是箇中之尤︰一方面以美國為出口消費市場,並向其學習創新、研發,作為發展與轉型的榜樣;另一方面以中國為生產基地,安於賺取利潤微薄的代工財,產業結構遭到扭曲,三角貿易美化台灣經濟數據,但GDP成長卻只有少數人能夠分享,造成一個多數人無感的社會。總結下來,台灣經濟雖然同時向美中兩國吸吮養分,實際上能夠讓台灣達成永續發展的,卻是與美國的經貿交流,因為彼此具有自由市場與民主政治的同質性,標舉共同的價值;反觀台灣對中國的出口依存度高達四成,卻造成產業的空洞化,及發展轉型的停滯,更讓中國獨裁病毒藉由經貿連結的管道反噬台灣的經濟與民主。最終可能造成台灣只能融入中國,成為大中華政經影響圈的一部分, 宛如現在的香港。

美中貿易戰爆發,讓台灣這樣與雙方均有密切交流的國家,必須在兩方之間作出抉擇;誠然,台灣無論如何選擇,經濟都會受到影響,但明確的選擇卻無法逃避,因此以國家利益與價值體系作為考量依據,不可諱言的,「親美防中」將是台灣最好的選擇,不但可以將衝擊降到最低,更可藉此獲得產業轉型的契機。近日美國司法部對中國福建晉華、台灣聯電及三名台灣人起訴之事件,即充分凸顯美中台之間既聯合又競爭的微妙關係,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檢討案例。本質上,引發美中貿易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竊取美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以之建構「中國製造2025」,希冀打造中國成為製造強國、經濟強權。而半導體更是中國發展製造2025之明星產業,乃屬重中之重,因此是其極力培植的重點。

遺憾的是,中國產業以代工為主,高科技之半導體幾乎要從零開始,而其產業發展策略,本就缺乏長期植根的耐心與努力,大抵為砸下重金補貼優惠,或挖角併購,均為便捷之路徑,企圖一步登天;再者,縱容企業以盜竊智財權、強迫技轉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所需之尖端科技。然而,中國在國際間進行財大氣粗的併購,不僅過度招搖,引發側目,且其野心昭然若揭,已引起西方先進國家的關注,歐盟與美國紛紛建立嚴格審查機制,有效阻擋中國對高科技產業的併購;花錢購買企業與技術既然此路不通,中國便轉而將狩獵的目標放在半導體產業發達的台灣,以高薪大力挖角台灣科技人才,並要求其盜走原公司的機密資料,或者與台灣廠商進行技術合作,意圖引台灣之力助其稱霸半導體產業。如此的背景下才發生上述美國司法部起訴事件。

其實,聯電案最令國人憂心的,顯然不在未來的罰款、刑期多少,而是作為美國高科技企業密切合作的台灣供應鏈,將因機密保護出現漏洞,讓西方科技巨擘對台灣產生信任危機,不再提供高端技術,導致台企失去產業的領先地位,而彼此的經濟連結亦恐出現斷鏈,重創台灣的經濟與產業。總之,台灣在美中貿易戰中選擇「親美」,並非要與中國對抗,而是為了捍衛民主體制與自由市場的價值和秩序。除此之外,台灣更不能淪為自由陣營重要技術輾轉流入中國的突破口,所以「防中」亦為必要的舉措。換言之,只有「親美防中」,台灣才能成為先進經濟體的合作夥伴,共同為全球的繁榮與福祉打拚奮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