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蔡習會」與「吳習會」的兩種想像

蔡英文總統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表示:只要是對等、尊嚴、沒有政治前提,做為台灣的領導人、台灣的總統,她很樂意,而且也有責任與對岸領導人坐下來,好好地談一談;現在所共同面臨的這些問題,讓對岸的領導人習主席能夠更瞭解台灣的經濟、社會及各層面的發展,讓他在做許多政策、策略的判斷時,不要發生誤判或誤解的情況。她說:我們會不斷地告訴對方,對話與溝通是解決現在兩岸許多問題,最重要的一個方法。「蔡習會」,蔡總統已經不是第一次談及,但是當前的僵局也預卜了此一前景十分黯淡。

不僅是「蔡習會」看不到希望,事實上連「吳習會」也八字沒一撇。從連戰、吳伯雄、馬英九、洪秀柱到朱立倫,跟中國領導人會面已經成為慣例,這是北京「背書」國民黨的一項儀式。然而,吳敦義當選主席以來,「吳習會」至今仍欠東風。不知是否焦慮使然,近來吳敦義不斷加碼政治表態。五月底,吳敦義提到:「憲法增修條文」最終目的是國家統一為原則。一個月後,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公開說「九二無共識」;吳敦義反駁稱:一九九二年發生的事情是歷史事實,雙方都換文過,就是那三十五個字,歷史事實就是這回事,不是哪一個人就可以毀掉的。吳敦義的政治表態,北京領不領情不知道,但台灣社會觀感勢必不佳。

「吳習會」,「蔡習會」,顯然都是吳蔡之所欲,雖然前提條件不同。其中,吳敦義盡量迎合北京的口味,亦即,縮小國共兩黨的距離,為「吳習會」創造有利氣氛。不過,吳敦義的「馬規吳隨」有一個困難,問題出在原本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卻被「換柱」的洪秀柱,已經超越馬英九叫價「一中同表」、「不能說中華民國的存在」。因此,依舊有志參與台灣大選的吳敦義,一方面要滿足北京的重口味,一方面又要滿足台灣主流民意,很難刀切豆腐兩面光。北京獲得洪秀柱的表態之後,吳敦義文謅謅的三十五個字淡如水。其實,這也不只是吳敦義的困境,而是國民黨的總體困境,未來的國民黨主席繼任者,只要不回歸本土認同,便只能往「一中」更進一步。而與北京越來越貼近,與台灣主流民意便越來越背離,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反觀蔡總統,寄希望於「蔡習會」,但絕不可能效法國民黨的作法,以滿足北京的重口味來博取一會。值得注意的是,兩年多來,蔡總統既沒有出之以迎合北京,也似乎沒有採取其他的積極作為,來醞釀「蔡習會」的舉辦機會。日前,「川金會」在世人矚目之下舉行並獲得成果。在此之前,川普與金正恩兩人,各自採取了衝突邊緣策略,彷彿戰爭一觸即發。尤其是,金正恩試爆核武、試射導彈,事後判斷那猶如創造外交談判籌碼的一石兩鳥。川普與金正恩都如願「以武逼談」,或許不能說是誰嚇倒了誰,而比較接近是「川金會」符合川普和金正恩的各自盤算,以及美國與朝鮮兩國的各自利益。不論如何,就以創造外交談判的籌碼而言,「川金會」這個案例是成功的。

回到台灣,如果要促成「蔡習會」,當然不可能複製金正恩模式。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兩岸力量對比拉大,「蔡習會」舉行的機會就會相對降低。因此,著眼於「蔡習會」,蔡總統在策略上,必須先縮小兩岸力量對比,包括軍事、經濟等硬實力必須急速拉升。至於,民主自由人權等軟實力,乃是台灣與盟友之間的價值連結,無關乎與專制中國的對話促成。易言之,若期待「蔡習會」成真,必須具有實力,讓習近平「不得不談」,不能像「馬習會」那樣「為談而談」,實際上等於去輸誠,台灣也沒有獲得任何籌碼。曲線前進來思考,果真要促成「蔡習會」,或許先致力於舉行「川蔡會」,反倒可以創造一個讓「蔡習會」不得不舉行的條件。美中戰略競爭與印太戰略下,以川普的大開大闔,「川蔡會」不無想像空間,對美國與盟友也皆有利,只要時機成熟,就是台灣的突破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