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的危機

◎ 陳秉訓

第二十九屆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由中國歌手秋林獲獎,此文化危機值得相關單位注意。

金曲獎於二○○三年第十四屆開始有「最佳客語演唱人獎」,此改變以往以「最佳方言男演唱人獎」和「最佳方言女演唱人獎」之方式,乃反映當時民進黨執政的多元文化政策,也為金曲獎注入更多的本國元素。特別是客語類獎項事實上具有保護與推廣客語的政策目的。客語類獎項的執行結果必須能鼓勵國內客語族群投入客語音樂創作。因此,客語類獎項頒給本國人是必要的。況且獲獎後能為得獎者帶來更多商業演出機會,這樣的機會更應該留給本國人,也才能產生鼓勵客語音樂創作的環境。

秋林於二○一六年即入圍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與「最佳客語演唱人」等獎,是客語類獎項首次中國籍候選者,但當時並未獲獎。這次入圍的作品「大嶺腳下2」其內容竟然是源自中國廣東省的客家文化,但仍然為金曲獎評審所青睞。秋林的得獎是事實,但其顯示客語類獎項將失去其文化意涵,未來將不再有鼓勵國內客家音樂創作的獨特性質。更嚴重的是將為中國統戰開闢新路徑,將台灣客家文化中國化。政府相關單位應正視此問題,不要讓本國客語創作者失去主要戰場。

(作者為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助理教授)

從茄子蛋主唱台語致詞談起

◎ 高志仁

今年金曲獎,台語獎項很特別的是,最佳台語專輯得主茄子蛋樂團,主唱黃奇斌準備了台語致詞稿,說是爸爸有交代一定要講台語,之前受訪也曾表示,「我的母語就是台語,這也是唯一能讓我寫出溫度的語言。」

台語歌手和創作者講台語應該很自然,卻變成特別的事,那是因為台語的公共性格在台灣甚為貧弱,在公開或所謂正式場合,大多沒想要、不習慣、講不出流利台語,頂多像頒獎人插科打諢,彷彿台語是專屬於演出和表達情緒的語言,說笑或罵髒話自動轉換成台語,這才是台灣中語主流社會的日常與自然吧!

聽聽評審給最佳台語女歌手的評語,「走出傳統台語固定曲式,融合流行旋律」、「展現清新動人的聲線」云云,就是主流樂評一向習於劃分匠氣俗味和精緻清新台語歌的路數,這再一次令人好奇,把「固定曲式」和「流行旋律」對立起來是什麼奧秘?相對的,「國語歌」似乎就沒有什麼傳統和現代氣息的品味判別,青春流變從來沒有固定曲式的問題呢!

以此標準,茄子蛋的台語搖滾風自然受到青睞,《浪子回頭》、《波克比的愛》、《Ms. Doremi》等也的確是如評語所言是「接地氣又不失創作底蘊」的優秀作品,在中語主流語境裡吸引年輕人的耳朵,展現潛力十足的台語音樂活力風貌,值得讚賞。

雖然整體而言,原客台語金曲作品大抵是「國語」流行的附屬旁支,中語霸權下的語言分類小確幸,但都不失為在地文化復振據點,各語群音樂人持續發揮有溫度的多元母語創作,保持文化自我自覺意識,會是台灣流行創意發展的關鍵元素吧!

(作者為「一中不合作」部落格版主,http://kotsijin.blogspot.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