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守護神的長針與短針

紀錄片《前進》劇照:2010.09.27反國光(柯金源提供)

◎ 記者藍祖蔚

紀錄片導演柯金源。(柯金源提供)

五月四日揭幕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頒發「傑出貢獻獎」給奉獻台灣環境報導三十年的柯金源導演(上圖)。得獎固然榮耀,柯金源並沒有停下他的採訪腳步,影展中將要推出他回顧台灣環境運動三十年歷程的新作《前進》,繼續用自己的生命守護台灣,記錄台灣!

傳統手錶都有長短兩針。長針急促,分秒進逼,容不得片刻偷懶;短針優緩,久久一動,幽幽鐫刻時光。多數人終日被長針追著跑,忙著計算速度,顧不了深度;少數人鑽進了短針縫隙,用等待與追尋,畫出了輪廓,也點出了精神。

紀錄片工作者都在和時間賽跑,有些景物正在發生或者消失,錯過了就再不會有了;有些事件並非當下就能釐清脈絡,驟下結論,易生偏頗。人稱柯師傅的柯金源,一方面在長針的催促下,採收了眼前風景,一方面則在短針的緩動間隙中,逐一填實了細節,讓風景多了註記,也多了立體凹凸。長短夾雜的結果,就讓他的紀錄片更加好看。

用「好看」來形容柯金源的作品,沒有貶損之意,而是想凸顯柯金源用影像為經,用故事為緯的敘事手段。

紀錄片影像多半來自直擊與守候,前提是勤奮(樂以山海為宿),其次是敏感(聞嗅得出核心重點),第三則是重製(多機作業或多元解析)。敘事多半來自理性的透澈與感性的傳述,他有時隱身觀景窗後,鏡頭指涉處,就是他的現場實錄;他有時現身觀景窗前,直指或者親自配音,娓娓道來,個人風格印記如此鮮明,無關炫耀,而是要承擔負責:人在現場,方見其真;細說因果,才知其實。

短針細說因果 柯金源觀察敏銳

捕捉現場,靠的是長針;細說因果,則有賴短針了。

記者出身的敏銳與速度,媒體需求的壓力與空間,多少都影響了柯金源的紀錄取樣與整理爬梳。柯金源對生態議題的觀察與追蹤,早在他還是平面記者/專欄作者的年代即已扎根,直到進入公共電視後,才得著了更即時更立體的情貌。是的,公共電視有一群人拒絕跟進政治口水,不跟從流行打水漂的決志,才讓柯金源這類工作者有了優游空間,才得以讓立足台灣,關心台灣的環境生態議題逐步匯聚成為主流共識。

公視開台早期,遇值各有線電視新聞台風起雲湧時刻,新聞現場多添了一支公視的麥克,頂多隨波逐流,眾聲喧譁,無益全民閱聽,掌舵者敢於另闢蹊徑,透過深度挖掘,豐富新聞解度空間,確實讓公視的公共媒體使命不再是空泛的高調。不管是每天的「新聞」,或者每週一次的「節目」,具體存在的媒體「生產/供應鏈」,既驅動、也催討著柯金源要更勤力奮進。

商業電視台的新聞操作,從輕薄短快出發,公視的強項則在於把事情說清楚,篇幅和比例,不再謹守成規。柯金源除了要以專題規劃,供應深度報導節目《我們的島》和紀錄片節目《紀錄觀點》;另一方面,還可以視每日新聞的議題需求,配合繳出有影像,還有論述的即時報導。他用短針採樣累積的田野調查資料,扮演著強有力的「即時」供應者角色,從山海環境或人獸議題,所有第一手的現場畫面,既新鮮,又充滿說明力,足以佐證事件嚴重態勢,就讓一則新聞報導有了無限延伸的能量,有了影響政府決策的重量。

報導無力回天 只盼未來改變

最殘酷,也最珍貴的事件應是柯金源在報導「阿瑪斯號貨輪擱淺油污事件」時,用鏡頭記錄下的「現在進行式」。儘管柯金源不是第一位趕到現場的記者,但他人脈廣,閱讀勤,聞風就知行動,才能在公視的奧援下,記錄下這起台灣脆弱海岸線上難以迴避的污染事件。雖然他不可能「全紀錄」這場「國難」的點點滴滴,但長期駐點,持續半年的追蹤報導,用短針採樣的精細與認真,全方位掃描,不時都有最新畫面及進度,官僚再難一手遮天,除了拿出(最陽春也最笨拙的撈油)行動,也會以安全為名,限制他的採訪,試圖做出另類「損害控制」,卻也堵不住熟門熟路的他,總是能夠機伶穿透。

每一則報導背後的「荒謬」與「對抗」往事,多年後或許都會成為記者採訪人生中的「笑談」,柯金源的作品卻無意陷溺在這麼低廉的情緒之中。你或許很難想像他用攝影機記錄下這一切的黑油污染時的「心痛」;但你或能夠體會他用駭人影像說服製作人,做出系列報導的「心急」。他的影像是不是讓官員頭疼?相信從來不是他憂心或者得意的事,他清楚,所有的報導其實無力回天,只能見證人類的愚蠢,但也還是希冀這些確鑿的影像物證能形塑政策壓力,凝聚民眾共識,下一回,是的,下一回國難再上演時,不要再這麼進退失據了。多數紀錄片工作者,也只能如此卑微祈願著。

長針精準採樣 作品蓄積巨大能量

長針的精準採樣,讓柯金源的生態報導有著直擊現場的巨大能量,然而作品激盪出讓人難以迴避或者辯駁的震撼,則來自他的短針結構。短針幅距開闊,適合等待、守候與整理,也讓長針蓄積的能量得以針刺洞見,穿透論辯迷霧。

例如:千禧年的《平溪天燈》,一般媒體忙著捕捉千燈飛天的壯觀,唯獨他會要求記者深入林間海邊找尋天燈墜毀後的遺跡,柯金源的長針走得一點不比別人慢,但他不忘用短針,拉開更廣闊的視野。

例如:《獼猴列傳》的人們想盡方法要去驅趕獼猴,槍聲、爆竹,還有敲鑼打鼓…從餵食取樂到搶食掠奪的人猴大戰,帶出同為靈長目動物,受到人類開發影響,獼猴棲地一再往深山移動,卻又得為覓食「侵犯」人類莊園,影像的排列陳述,散發有如戲劇情節的誘人魅力,讓論述更容易為人閱讀與接受。

例如:累積九年時光的《產房》一片,探討究竟用沈船或水泥打造的電線桿礁等人工魚礁才是正辦?抑或,綠竹叢搭建的「竹叢產房」更受軟絲青睞?柯金源深入海底,用影像「對比」了傳統魚礁的稀疏魚群與竹叢魚礁的豐厚卵包,不但有賞心悅目的海底奇觀,更據此直接挑戰魚礁政策。

從趣味到環境生態都能兼及,可以說是柯師傅的創作內規,所以從「頑皮家族」出發的《天堂路》,重現十九年來從「小莉」、「麥克」到「帥哥」這些紅毛猩猩的台灣漂流記,甚至還到印尼探尋牠們的故鄉,補齊了越南的保育動物交易實況。這份視野與企圖心充份說明了他對事件的理解程度,所謂No man is an Island,地球公民不會偏守一隅,只從單一角度看事件。

新聞在哪裡人就在哪裡 記錄台灣故事

年初寒流過境,讓很多人退居溫暖被窩,手持攝影機的人卻知道,那才是另一場征途的開始。二○一八年二月五日,台北市陽明山鞍部落雪,雪地上有著柯金源的足跡;二○一八年二月六日,花蓮大地震,二月八日柯金源偕同「我們的島」團隊也到了現場,救援進度牽繫人心,但他們卻把焦點轉向斷層帶上的建築議題,長針交給每日新聞雕琢,此時此刻,用短針來擴展事件縱深,或許更貼近公共媒體的使命了。

我看到的柯金源,就像那位美國詩人羅勃.佛羅斯特一樣,偏愛人跡罕至的小徑,只要他的長短針持續滴答轉著,他一定會用新奇又耐人尋味的觀點,書寫著新一章的台灣故事。

他的新作《前進》找回了第一代的環保記者和抗爭民眾,從早期的反杜邦、反利澤到今日反核四,反空污,重新比對檢視台灣還在傷心流淚的環境議題。台灣究竟在進步還是退步?柯金源提出的質問,就是知識份子能做的事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