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台灣面對兩種經濟戰爭

台灣是出口帶動成長的經濟體,成功的關鍵在於三、四十年前發展基期低,勞動成本低廉,且全球因民主與共產對峙形成兩極世界,涇渭分明,互不往來,使台灣得以優質的勞動力與生產效率打入全球市場,締造經濟奇蹟,累積下來的老本,仍讓近年經濟成長遲緩的台灣依舊擁有再起的基礎。但缺憾則是,內需市場規模小,容易受制於國際經貿大環境的波動,甚至因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達到四成,而產生政治後遺症,主權獨立地位與內部事務皆受到中國強力掣肘。

此一負面形勢發展,顯得愈來愈嚴峻,最近兩大外部事件均將對台灣產生重大衝擊。一是川普以保護美國鋼鋁業為由,無差別地對外提高關稅,導致全球貿易戰一觸即發;二是中國對台灣軟硬兼施,硬的擺出軍事肌肉威嚇,企圖動搖台灣人心,軟的是祭出所謂惠台三十一條措施,全面性針對近年台灣經濟低迷的弱點,意圖搶奪台灣人才,補強其產業發展欠缺的人才與技術,並扼殺台灣經濟復甦的希望。然而,台灣由於資金豐沛,並無較好投資機會,因此金融市場依舊平穩站在萬點之上,對全球貿易戰可能爆發及其殺傷力,顯露旁觀者般的看戲心態;而對於中國的惠台三十一條,統派勢力興奮莫名,樂不可支,似乎又向「統一」邁出一大步,而政府則開會檢討,卻未見具體因應措施,顯然仍以中國之統戰伎倆視之,並未窺見其可能衍生的嚴重衝擊。至於企業界,則以台塑集團王文淵之發言最具代表性,中國此舉對台商有利,但對台灣不利,而台灣發展困頓之癥結乃在嚴苛的環評與勞基法,讓企業難以在台灣投資,只好轉向海外。

近年全球民粹之風盛行,失業與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引發保護主義與排外浪潮,但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且各主要國家之經濟成長大抵依賴經貿秩序之穩定,因此爆發全球貿易戰之可能性本應微乎其微。即使川普以公平貿易與美國優先意外出線,但因其自選舉以來批判之主要對象為中國,且經貿政策之重要策士亦皆為強烈反中人士,故而貿易戰若果引燃,也可能侷限於美中之對抗,因此川普提高鋼鋁進口關稅,重大受害者皆為歐日加拿大等盟友,反倒是出口美國鋼材排名第十一名的中國,按例反嗆一番之後,便樂得站高山看美國與歐盟加拿大日本的交鋒,全球貿易戰引發機率大增,令人出乎意料。川普個性自負,更具賭徒性格,一再以美國被佔便宜之訴求,挑起貿易爭端。不過退出TPP,重新談判NAFTA,如今又與主要盟友互嗆,不但使全球貿易爭端加劇,諷刺的是,竟讓保護主義重鎮的中國,披上了自由貿易捍衛者的外衣。此種發展乃始料未及,台灣的五大貿易對手,只剩東南亞較少受到影響,台灣如何自處,實為嚴格考驗。

中國惠台招式,意在買台、掏空台灣,本質上也是一種貿易戰爭,因為一旦它發揮效用,必然造成台灣經濟更為弱化。因而,與其視之為中國的統戰,毋寧當成兩岸的經濟較勁,也就是中國在包括台商在內的助力下崛起為第二大經濟體,如今終於現出邪惡原形,欲以經濟力反噬台灣。而在攸關生死存亡的經濟戰爭中,可怕的是,台灣依然瀰漫濃厚反商氛圍,不敢務實解決投資不足及層層疊疊的障礙,卻只滿足於文青的小確幸,這不僅無法確保國人真正的幸福,反而會在中國緊迫進逼下失去一切。幸運的是,自英德團隊組成後,執政風格丕變,不再流於書生論政,能夠確實面對與解決投資之五缺困局,並在勞基法再修法時展現應有的堅持,而猶如禁忌圖騰般的核二機組亦將重啟發電,在在展現超脫學院派的務實傾向,執政支持度也反彈回升。總之,無論全球貿易戰或中國對台經濟戰,都是嚴峻的挑戰,執政當局在改善執行力,貫徹促進投資之餘,應具有更高遠的國際視野,規劃平衡、多元的經貿藍圖,為台灣謀求一條救亡圖存的道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