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中國操之在我下的南轅北轍

◎ 施雅軒

中國一年一度的「中央對台工作會議」二月一日即將召開,近日在新聞預告上常見一個名詞,那就是兩岸關係「操之在我」的「戰略地位」,這個概念源自於去年中國涉台智庫(三台會)在山西太原舉辦的第二十六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會後藍皮書的五個問題基本共識第四條「基本確定今後大陸在兩岸關係中『操之在我』、『以我為主』的戰略地位」,面對現今兩岸問題難解,這個「操之在我」讓筆者想起一個故事。

戰國策提到,魏王想要出兵攻打趙國,季梁便跟魏王講個經歷,說他路上見個人要去南方,結果車駕向著北方,季梁提醒方向錯了,對方不料以「吾馬良」、「吾用多」、「吾御者善」回應,堅持不回頭,這就是大家熟悉的「南轅北轍」。

回顧近來的兩岸關係,假如中國處理M503航線,一開始就與台灣協商,兩岸關係中國當然「操之在我」,假如中國在世界衛生大會(WHA),幫助台灣取得觀察員的身分,兩岸互動也是「操之在我」,假如中國不要打壓台灣的外交環境,甚至幫助台灣回到聯合國,現在兩岸的處境,身為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更是「操之在我」中的「操之在我」。

但事與願違,中國四處封殺台灣的外交處境,不惜破壞穩定的地緣政治結構也在所不惜,如今歐洲議會外委會安全暨防禦小組(SEDE)關注M503航線美國眾議院要求國務卿研議策略協助台灣重獲WHA觀察員身分,每年到了聯合國大會開議,中國為了斷絕友邦聲援台灣,更耗盡多少外交資源,只圖不要讓台灣在國際露臉,這南轅北轍的下場,如何「操之在我」,我們也只好繼續看下去了!

(作者為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