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地緣政治錯綜複雜,美國和台灣間在太空科技上的合作,始終維持著卓負成效的往來管道,且存在繼續發展的可能。目前為止,台灣太空計畫和組織獲得的關注分析相對有限,這些倡議已取得重大進展,尤其福爾摩沙衛星(簡稱福衛)三號/COSMIC和福衛七號/COSMIC-2計畫展現出成功前景的研究案例,以及這類合作的潛力。向前展望,美台應在此一科學領域創建彼此通力合作的歷史,追求未來合作的機會。
此外,台灣也自主發展本土研製的「福衛五號」,它是準備在今年第三季發射的地球遙測應用衛星。福衛五號本訂在去年二月發射,由於受委託發射的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安排時程因素和意外發生火箭發射爆炸事件,延宕迄今。在福衛五號可取代福衛二號(開始出現功能異常)的太空遙測影像任務之前,台灣默默靠著日本衛星提供相關服務。美台迄今未獲知在遙測衛星上進行合作,可能因為這些系統具有軍商兩用的本質。
其次,美國依然重視亞洲海洋領域認知的挑戰,美台可能擴大這方面合作。易思安(Ian Easton)和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的「台灣與西太平洋海洋領域認知」報告認為,美國可能把重點放在支持台灣致力強化先進早期預警雷達系統,包括太空追蹤能力。不過,這議題上的合作如同任何軍商兩用技術的能力,可能引發潛在敏感的顧慮。
最後,美國可能也支持台灣致力強化現行和未來太空系統調適能力,以對抗中國反制太空的威脅,包括透過科技強化並使現行和未來系統具有機動性配置。展望未來,美國和台灣也可能基於美台微衛星的成功合作經驗,以追求更為分散的太空系統構造。
(楊芙宜翻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自由共和國》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身分證字號、職業、通訊地址及戶籍地址(包括區里鄰)、夜間聯絡電話、銀行帳號(註明分行行名)及E-mail帳號。
刊出後次月,稿費將直接匯入作者銀行帳戶,並以E-mail通知。
文長1200字以內為宜,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請自留底稿,不退稿;若不用,恕不另行通知;請勿一稿多投。
《自由共和國》所刊文章、漫畫,將於 「自由電子報」選用,不另外奉酬。
Email:republic@libertytimes.com.tw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