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根留台灣還是禍留台灣?

■ 高為邦

「西進中國,根留台灣」是正確而可行的經濟政策?還是欺騙人民、麻痺自己的無奈託辭?

傳統產業出走,剛開始時都是勞力密集的產業,以成衣業為例,先走的是縫紉工廠,這是雙贏的策略,因為台灣可以供應布料。到後來織布廠、染整廠、助劑廠、紡紗廠、化纖廠及化纖原料廠全都走了,留下的是空的廠房及失業工人。其他傳統產業也一樣,下中上游一串一串的移往中國,政府無動於衷,認為這是產業轉型的正常現象,要求台灣傳統產業轉型及升級,至於如何轉型?如何升級?那是產業本身的問題。

科技產業出走,剛開始時也都是勞力密集的產業,以電腦業為例,先走的是組裝廠,台灣供應主機板及零組件。到後來電路板廠、電阻廠、電容廠、電池廠、微馬達廠及晶圓廠也全都走了,一如傳統產業一樣,下中上游成串出走。政治人物及學者專家認為製造業移往中國是趨勢,台灣應該專注於研究、發展、行銷及營運就好,這叫做全球布局,是贏的策略。

這樣的策略可行嗎?至少研發是離不開生產的,生產過程所發生的問題往往是改進或發明的開始。行銷及營運為什麼一定會留在台灣呢?接近生產地豈不是更容易管理嗎?所以,不要再自欺欺人了,已經有很多的台商把研發及營運總部移往中國。

全世界有這樣的一個國家嗎?把自己國內幾乎全部的工廠移植到另一國家,卻認為這樣做會把自己的國家發展得更好,會為人民帶來更多的利益?更不要說這個國家(中國)處心積慮地要消滅我們(台灣)。

不到二十年的光景就已經得到證實,雖然西進創造了很多台灣富豪及世界級的大企業,但是賠上的是整體台灣:政府債台高築,人民越來越窮,年輕人沒有未來,自殺、詐騙、搶劫層出不窮。

但是能阻擋西進嗎?不能!「戒急用忍」、「積極管理」均無法阻擋西進!○.一八微米製程的晶圓廠、三通、輕油裂解等石化廠的西進,也是遲早的問題。因此在批「蘇修路線」的同時,想一想我們是如何把自己逼上這條死路,不要老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找出真正的病因。

病因就是政治干預了經濟,只要政治抽手,經濟就能自由運作。當企業缺乏勞工時,就讓企業自行引進外勞,政府只要做好配套措施,以確實保護好本國勞工的福祉,本勞與外勞不但不對立,而且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企業有了廉價且充沛的勞力支援,就不會出走了,所有的問題都將化為烏有,台灣的局面也就從此改觀。

這樣的政策操之在我,比阻擋西進要容易得多,有什麼理由不做呢?

(作者為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