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4K來了,台灣在哪?

◎ 江雅綺

今年金馬獎的獎項,由中國拿走大半,引起一波討論「台灣影視內容產業怎麼了?」其實,台灣影視內容產業的病灶固然不少,但與影視內容產業不可切割的基礎科技建設,同樣令人隱憂。

大導演李安在最新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gJU9AMSaI),首次嘗試以每秒一二○格拍攝與4K高畫質呈現。不管是否喜歡影片極度逼近觀眾的銳利影像,讓人敬佩的是,李安始終勇於嘗試新科技,給觀眾更新奇的體驗。

回顧影視內容發展的歷史,也是一段科技的演進史:從默片到彩色片,從3D電影、到虛擬實境(VR)或擴增實境(AR)的運用…不管是「阿凡達」的人機一體、或是「少年pi」的人虎動畫,科技元素的運用,從來就沒有在內容產業中缺席。

向來,大眾的印象是台灣軟體內容較不足,但在資通訊的硬體產品上,傲視全球。不過,令人納悶的是,台灣的硬體產業優勢似乎在內容產業上並沒有得到發揮。

例如,台灣電視數位化的工程,近年來終於勉強達到九十%。但是所謂的「數位化」,許多平台仍然採取最陽春的標準畫質格式(SD),並非高畫質(HD)或全高畫質(FULL HD),與李安所使用的4K畫質(FULL HD的四倍)差距更大。

或許有人認為,現在4K少有人用,也沒有相對應的4K內容。但我們不要忽略了,現在沒有人使用、不代表未來沒有需求。而技術與軟體,更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如若沒有人發展4K的平台,當然也就不會有人去開發高畫質格式的內容了。

金馬獎結束了,4K電影來了,都是提醒台灣在軟體、硬體,已到了該奮起直追的時候了。

(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