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廣場》「本土語」最怕中國迷思

◎ 何景榮

拜讀蔣日盈先生大作「東南亞語列本土語?」對其反對將四十萬在台新住民的越南語及印尼語,列入國小母語教學的立場,深深不以為然。彼等只將源自中國的河洛語視為本土,卻將與台灣南島文化系出同源的東南亞語言視為外來產物;這種觀點不但和中國官媒「兩岸都是炎黃子孫」的論調契合,更將重創吾輩長期所追求、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的文化主體性。

在過去大中國本位的黨國教育下,台灣人往往忽略了自身與印尼、菲律賓等南島民族間,在語言與文化上的一脈相傳。舉例而言,台灣原住民語言裡的「石頭」(batu)與「剪刀」(gunting)等單字,可見於菲律賓與印尼等國的當地語言;台灣人所獨有、非源自漢語的形容詞「讚」,也與印尼文、馬來文裡的「漂亮」(cantik)系出同源;至於地勢凹陷的台南大鎮「麻豆」,其地名由來更是源自於台灣、印尼與菲律賓原住民的共通用語「眼睛」(mata),更遑論包括林媽利等學者的研究,早就證明台灣人的先祖並非炎黃子孫,反而與東南亞南島民族是血脈兄弟!

然而,蔣君等人雖說追求台灣語言的主體性,卻將與原民語言系出同源的南島語言貶為「外來語」,將中國閩南地區廣為使用的河洛語,奉為唯一正統的台灣「本土語」。無怪乎每次中國統戰單位只要派出福建省的黨幹,說幾句河洛語,即可大肆宣揚「台閩一家親」,將台灣貶為與福建省地位相同的地方政權。這種獨尊單一漢族語言的河洛沙文主義,迫使台灣文化隸屬於中原文化之下,重創我國身為多元族群國家的主體性。

台灣與瑞士、新加坡等國一樣,都是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然而瑞士操德語、新加坡操河洛語的多數族群,並不會將自身族群語言視為「本土」、「正統」的唯一象徵。星國國歌「前進吧!新加坡」(Majulah Singapura),更以原住民族的馬來語頌唱,也因此星國與我國同樣是以華族為最大族群,外界卻鮮少認為新加坡文化隸屬於中國文化,該國國民更不會以「排斥東南亞語、獨尊華族之河洛語」來矮化自身的國族文化。希望前述之獨派先進,不要打壓「天然獨」的新住民,以及我們最能夠「去中國化」的語言文化;別再重蹈當年河洛沙文主義矮化原住民族的覆轍,成為國共兩黨貫徹大中國文化霸權的幫兇!

(作者為新住民子弟、美國夏威夷大學博士、第五十四屆台灣十大傑出青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