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茂雄
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爆出冷門,很多人在探討,民調到底出了甚麼問題,怎麼會與選舉結果差那麼多?其實它很正常,別忘了全國得票率川普是四十七.五%,略低於希拉蕊的四十七.七%,而且鄉村偏遠地區投票率意外衝高,它一向是民調的死角,所以選前民調並不離譜。希拉蕊贏得總得票數,但輸了選舉人團,而美國的體制,並非以總得票數做為當選依據。
希拉蕊與川普的選戰,被稱為「騙子」與「瘋子」的競爭,最後「瘋子」勝出。政治人物一向被認定是「騙子」,他們會告訴選民是為國家社會而努力,就是不會承認為自己奮鬥。任何國家都會有很多人不關心公共政策,美國也不例外,就是他們不關心公共政策,才沒有機會受騙,他們根本不理會「騙子」到底在說些甚麼,在美國不關心公共政策的人,往往不會出席投票,因此投票率很低。
美國弱勢的白人,有很多屬於不關心公共政策的一群,他們對現狀不滿,不過也不出席投票,「騙子」當然騙不到他們的選票。可是「瘋子」卻可以挑動他們的情緒,促使他們出席投票,造成這一次美國總統大選,在鄉村地區的投票率飆升,他們依循「瘋子」的論述來投票,連很多原本屬於民主黨票倉的選區也翻盤。
美國的特色是,不關心公共政策的選民不會出席投票,台灣正好相反,不關心公共政策的選民,反而成為投票部隊,選票被特定的「騙子」騙走,很多不關心公共政策的選民存有強烈的意識形態,「騙子」只要在政治意識方面投其所好,就可以騙走選票。
在台灣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造成不關心公共政策的民眾跟著「騙子」走,因為台灣長期受到外來政權統治,扮演弱勢族群的角色,因而產生渴望結交權貴的心態,這些人容易被樁腳吸收,他們透過樁腳,間接結交權貴,政治勢力越大的「騙子」,越容易騙到不關心公共政策的選民。
台灣完全沒有「瘋子」的空間,因為不關心公共政策的選民已經被「騙子」以意識形態及樁腳收編了,剩下的游離選民相當有限,所以台灣不可能出現「川普效應」。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