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志堅、林淑英
近日,在Discovery頻道播出李奧納多主導的《洪水來臨前》紀錄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8LD9er7lE),談溫室氣體飆高、氣候變遷的全球性衝擊,南極、北極、格陵蘭冰雪不再。依科學研究,上一次發生這麼激烈的急速溫度上升,是在四百萬年前。曾去拜訪李遠哲院長,他憂心忡忡,提出「要急速減碳」。李奧納多的紀錄片中,也提出全球將課徵「碳稅」一事。
暫且不談印度的洪氾、南太平洋島國的海水上升,氣候變遷對台灣的影響已頻頻出現。例如在美濃,每年十一月白玉蘿蔔盛產收成,常會舉辦「白玉蘿蔔節」,但近日朋友告知,今年白玉蘿蔔「還沒種呢」!主要是多次颱風驟雨,導致泥土太濕,蘿蔔種子迄今無法下土。
以今年的氣候變異來說,夏日多雨季節整個往後延了約兩個月,對南部來講,也代表了冬季裡作的延遲。所以白玉蘿蔔今年的種植時程大約比往年延後三週至四週,採收期也就要延至十二月份,才會有蘿蔔了(往年約十一月初就可上市)。
南部一年三穫,冬季裡作是農民現金收入非常重要的耕作期,農民的耕種意願,此時最為旺盛,受到來自國家的政策干預管制也最少。因此,雨季延遲所排擠到的,其實是第一期稻作。許多農民會因為維護冬季裡作的完整採收,寧可犧牲第一期稻作的生產,而第一期稻作是美濃、也是台灣稻米生產的主力。至於第二期稻作,常受熱帶雨季和颱風季節影響,品質和產量都較差。屆時減產的恐會是全台灣的稻米,這也會造成該年度稻米品質下降。
近期因多次颱風來襲,菜價攀升,農民急著下種種菜,但降雨、高溫、土壤潮濕,要種也種不起來或是很難種,影響的是全民生活。據研判,自然環境溫度上升,也恐使空氣污染更嚴重。各種現象顯示氣候變遷對台灣的衝擊,迫切需要政府及全民重視、因應。(作者分別為看守台灣協會理事長、客家電台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