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文魁
近日來,國內的「大公廣」議題引起不少唇槍舌劍,日前更有一篇名為「國營媒體該結束了!」的文章,籲請政府終結兩家「央」字號媒體,讓從事國際廣播工作30餘年的筆者不禁深感遺憾、搖頭嘆息。
作為國家廣播電台的一員,筆者有責任指出:「公共媒體」與「國家媒體」的定位是大相逕庭的。顧名思義,公共媒體以追求公共利益為前提,負有監督政府的責任,而國家媒體則以捍衛國家尊嚴、守護國家利益為首要目的。有人說,先進民主國家早就不玩「國營媒體」這一套(顯然沒有做功課),很抱歉,只要Google一下PBS和VOA,就可以明顯看到,號稱民主先鋒的美國「還在玩這一套」。英、美、德、法、日等先進國家,都仍以這二種「媒器」互相搭配,保護民主機制順利運作。先有國,才有家,國家必須先能抵禦外侮,國民才能安心享受民主法治的生活。央廣,就是為我國「抵禦外侮」的媒體。
外侮?什麼外侮?舉一個今年的例子:我國在爭取出席「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及「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UNFCCC)時,受到中國打壓及國際封殺,就是明顯的「外侮」。央廣在第一時間以13種語言向全球說明台灣參與上述兩大會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並闡述我國政府立場與態度,有效設定議題,讓國際社群注意到我國的外交困境。
再舉一個民間的例子:2010年,國內曾發生雇主強迫印尼移工吃豬肉事件,消息一經國內媒體披露,迅速傳到印尼,引起印國人民極度不滿,央廣在第一時間查證事件的來龍去脈,印尼語節目主持人特別邀訪印尼駐台代表、台灣回教組織領袖,並綜整我國有關當局的處理情況,製作專題報導,成功將此事件定調為特殊個案。當日此專訪立即經由短波對印尼播送,並且透過央廣的合作夥伴—印尼安塔拉國家通訊社,直接在印尼境內發布新聞,有效為兩國之間的衝突止血,否則極可能引發另一起腥風血雨的印尼排華事件。
類似以上事件不勝枚舉,央廣每日直接面對國際事務的變化及全球聽眾傳來的訊息,全年無休的扮演國家與國際社群間的溝通橋樑,這本來就是央廣的法定任務,責無旁貸,我國在國際社會話語權日益受到威脅的現況下,央廣的功能更形珍貴。
央廣負責國際廣播80多年來,與美國之音(VOA)、德國之聲(DW)、法國國際廣播電台(FRI)、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日本放送局(NHK)、韓國放送公社(KBS)等各國的「國營媒體」,皆建立人員、節目交流、資訊分享等長期且篤實的合作關係。而在東南亞地區,除與前述印尼安塔拉國家通訊社進行新聞合作,央廣也與泰國FMESAN廣播集團聯播、越南網路電視台VTC10進行影音節目互播等合作,這對於我國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將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助力。
很多人不知道央廣在做什麼,因為當你開車打開收音機聽廣播時,從來都找不著央廣的頻道,絕大多數的國人不知道,因為央廣被限制只能對海外播音,所以,國內收音機裡沒有央廣。也有很多人以為央廣只對中國大陸廣播,還在「對匪心戰」,其實,央廣一直都在對全球廣播,擁有廣大的國際聽友,他們都知道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是代表台灣廣播的媒體,天天播出13種語言的新聞和節目,把台灣介紹給世界。大家可能會覺得意外,不過央廣在國外的知名度,真的比在國內高出太多;中國大陸維權律師陳光誠曾在訪台時公開表示:「在中國,有一群人必須靠短波才能獲取訊息,若說台灣沒有中央廣播電台,我今天就不會坐在這兒。」知名媒體人、環保紀錄片「穹頂之下」製作人柴靜也表示:「在學生時代聽了央廣溫暖、具有系統的節目主持,才發現原來廣播也可如此迷人。」
猶記得剛進電台時,對於工作同仁們經常熬夜寫稿、錄音,就算發高燒也一定會趕到錄音間播報新聞的身影,印象非常深刻。同事們自比為我國的外交戰線的隱形戰士,兢兢業業認真做好廣播的精神,讓我相當感佩。
央廣多年來雖歷經不同階段的發展與變革,但每一階段皆恪守職責,忠實完成國家所賦予的任務,央廣始終秉持一個相同的信念,就是把美好的台灣傳播出去,讓國際聽見台灣、了解台灣。我們不奢望獲得多麼熱烈的掌聲,只求國人給予最基本的了解、支持與尊重。
(作者為中央廣播電台副總台長、英國國際廣播協會(AIB)執行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