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富舜
賴總統您好,
作為一個80年級、在台灣受過完整訓練、在臨床看過病、值過夜班、插過管、送過生命、也挽回過的醫師,我想用醫療人員的身分,寫這封公開信給您。希望您還記得那個真正的醫療現場,那些我們一起發過誓要守護的時刻。
教育部宣布擴招醫學生,引發爭議。(資料照)
最近教育部宣布擴招醫學生,引發了很大的爭議。有人指責醫界護航、不願放人進來;也有人拍手叫好,覺得政府終於要解決缺醫問題。這場爭論裡充滿對立與情緒,但很少有人真正問一個最誠實的問題:
「我們真的願意為健保和醫療,付出什麼代價?」
台灣需要更多醫療人力嗎?當然需要。
高齡化、慢性病、長照、偏鄉需求,未來二十年只會更多、更難。
我不反對增加醫學生名額,因為我知道我們需要更多人願意投入服務、照顧更多需要的人。
但總統,您也是醫生,您一定比任何人清楚:
問題從來不是「有沒有醫學生」,而是「這些人畢業後,還願不願意留下來救命」。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願意付多少成本在自己的健康上,願意為台灣未來承擔多少責任?
現在缺的不只是偏鄉醫師,而是連都會區的醫學中心都在缺。
住院醫師流失、夜班人力不足、急診爆量、開刀房排不出人手。
內科、外科、婦產、小兒科的住院醫師越來越少;護理人員離職潮嚴重,病房被迫關床。
不是因為沒人想讀醫學,而是因為做了也留不住。
而且,不只是醫師,所有第一線必要醫療的從業人員都在承受同樣的問題。
面對醫師與護理人員人力荒,問題不在沒人想讀醫學,而是「這些人畢業後,還願不願意留下來救命」。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我們要誠實問:為什麼留不住?
因為健保支付長期壓價,必要醫療的點值被擠到骨頭;
因為夜班、急診、住院最辛苦,但報酬卻不足以反映風險與勞力;
因為年輕醫師和醫療人員面對的是超時工時、過勞、訴訟壓力、身心燃燒;
因為醫院要靠自費、健檢、醫美收入來補健保的虧空;
因為整個體制都在告訴年輕人:
「別傻了,去做輕鬆又賺錢的工作吧。」
所以,我們看到的不是沒有人讀醫學,而是沒有人願意留在開刀房、夜班、基層、急診室。
總統,您是醫生,您一定最懂:
醫療最需要的不是更多執照,而是有人願意在病人最脆弱的時候,留在身邊。
喊擴招很容易,聽起來像是一個「解決缺醫」的簡單答案,也能快速安撫選民焦慮。
但如果不談支付改革、不改善勞動條件、不設計合理的差別負擔,未來只會是多生產執照給自費市場。
夜班還是沒人,急診還是爆量,病房還是關床,真正需要救命的地方,還是沒人願意留下來。
如果真的要救這個體制,就不能只是靠承諾。
面對目前的醫療困境,期待政府能正視醫界心聲,設計出一個能真的守住醫療體系的改革方案。健保示意圖。(資料照)
我們要願意一起面對那些真正的禁忌:
● 健保費結構需要誠實檢討與調整
● 有能力的人該多負擔,才能讓需要的人看得到醫生
● 高所得、高退休金的長者要承擔世代責任
● 部分可選的自費需求,不該用全民健保埋單
● 健保應該專款專用在必要醫療,不是所有人想要的方便
這些話不好聽,但都是在現場的醫療人員心裡最清楚的真話。
我們要的不只是「公平的便宜」,而是「能救命的公平」。
要的不只是「不漲價的承諾」,而是「有人願意留下來的制度」。
要的不只是「多一點醫學生」,而是「一個能撐下去的醫療體系」。
總統,您當過醫生,也唸過醫師誓言。
那誓言不是要我們生產更多執照,而是要我們盡全力救人,守護病人的尊嚴與生命。
如果您要做一個真正的改革型總統,請帶頭說出這些真話、誠實討論這些選擇,設計出一個能真的守住醫療體系的改革方案。
不是為了醫界,而是為了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為了已經老去的父母,為了所有需要被照顧的病人。
也為了還願意在急診、夜班、病房、手術室裡,拼命想救人的每一個醫護。
——7年級的許富舜醫生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