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索
近日美國《不歧視台灣法案》的通過,是美國國會罕見無異議支持台灣參與國際金融組織的重要舉措,不僅彰顯跨黨派共識,也清楚對中共傳遞出反對打壓台灣的明確立場。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這個以金融合作為核心的多邊平台上,中共一向利用「主權原則」打壓台灣參與,刻意模糊台灣原有的會員地位歷史,並運用其日益擴大的表決權來封堵台灣重新入會的可能。如今,美國國會強調IMF實務上並不以主權為必要條件,援引科索沃案例作為法理依據,就是對中共外交霸凌行為的有力反擊。
美國聯邦眾議院日前無異議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要求美國運用發言權及表決權,大力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圖為美國眾議院議場。(美聯社檔案照)
法案不僅在象徵意義上表現出對台灣的堅定支持,實質上也要求美國政府主動運用其在IMF的影響力,推動台灣重返該組織的各項運作層面。特別是台灣的外匯實力在全球排名前段,長期以來對全球供應鏈與金融穩定具有實質貢獻,美方立法機構的主張指出,這樣的國家卻被排除在國際金融體系之外,反而是對整體機制公平性的傷害。中共慣以經濟脅迫手段打壓台灣,包含操縱金融市場、凍結資金往來或製造貿易障礙,而台灣若能回到IMF的技術援助與監督網絡中,將更能增強抵抗這些灰色經濟戰手段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金映玉與葛林的合作代表共和、民主兩黨對台政策一致支持。這不僅止於對抗中共的戰略層面,更是一種價值體系的展現,即自由、開放與公平的國際秩序不應容忍一個重要經濟體被政治理由排除在外。IMF原為戰後重建國際金融秩序而設,若其會員遴選變質為中共壓迫手段的附庸,勢必動搖其核心宗旨與公信力。
台灣若能回到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技術援助與監督網絡中,將能增強抵抗中共灰色經濟戰的能力。圖為IMF標誌。(路透檔案照)
當前法案雖仍待參議院通過與總統簽署,但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已提前完成通過對案,顯示法案在美國立法體系中的推進速度相對順利。川普政府與共和黨主導的國會對抗中共的立場明確,若法案最終生效,將成為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一大突破性範例。這也代表著,美國願意以實際立法行動回應中共對自由世界規則的顛覆挑戰,為未來其他國際組織的台灣參與鋪設路徑,打破北京慣用的「一中框架」藩籬。
(作者為自由業)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