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開講》說謊,只能騙到相信你的人

◎ 沈言

近日,國民黨立委統一口徑,稱罷免連署中有十五萬份造假,構成偽造文書,要求中選會與檢調查辦。他們說這是民主的破口,選舉的陰謀,法律的淪喪。但這真的是憂慮?還是又一場輿論操作?

立法院國民黨團公佈中選會統計之罷免不合格數統計表,質疑罷免連署中有十五萬份造假,構成偽造文書,要求中選會與檢調查辦。(國民黨團提供)立法院國民黨團公佈中選會統計之罷免不合格數統計表,質疑罷免連署中有十五萬份造假,構成偽造文書,要求中選會與檢調查辦。(國民黨團提供)

我們來看最核心的事實:這十五萬份所謂「不合格件」,包括重複、缺漏、筆誤、死亡名單,都是紙本連署中難以避免的誤差。罷免團體在發起行動時,就預估會有兩成五到三成的退件率,為防不足,會刻意提高收件量,比法定標準多出三成以上,確保刪除無效後也能過門檻。這不是容許造假,而是對制度風險的現場應對

實際數據也說明這一點:全國收件約一百三十萬份,退件約十五萬,比例僅一成一到一成三──這不但不是「造假率」,甚至比罷團原先估算的容錯還低。國民黨當然明白這一點,因為過去的罷免案,他們也參與過。

那為什麼還要這樣說?因為目的從來不是法律,而是輿論。他們不是要讓民眾理解制度,而是要讓民眾懷疑制度。他們把準備說成罪證,把刪減說成造假,最後再命名為「揭弊」。這就像立起一個稻草人,再當眾推倒,轉頭對大家說:「你看,我們抓到了。」

國民黨沒有告訴你的是:針對綠委的罷雙吳行動,造假率高達九成以上;而全國罷藍委的連署,合格率平均約為八成七。前者是共犯結構的產物,後者則是紙本制度下一成三的誤差──把兩者混為一談,就是刻意誤導

他們知道,這個資訊過載的時代,總有人只看標題、不看內容,只信片段或特定媒體,讓媒體替自己思考。只要有人願意相信,那就是新增的政治紅利。他們知道愈簡單的指控愈容易流傳,愈複雜的事實愈難說清。他們知道,在輿論競賽裡,速度往往比誠實更重要。

國民黨立委陳玉珍6月25日代表黨中央及國民黨立院黨團,告發多個罷免藍委之團體涉偽造文書及個人資料保護法。(資料照)國民黨立委陳玉珍6月25日代表黨中央及國民黨立院黨團,告發多個罷免藍委之團體涉偽造文書及個人資料保護法。(資料照)

說到底,這是一種策略。一種把安全門檻說成陰謀,把準備說成罪證,把退件當成犯罪證明的策略。在這樣的操作裡,稻草人成為敵人,連署表成為罪證,制度空間變成攻擊舞台,而真相,從一開始就不在劇本裡

但真相是,說謊作為策略,其實一點意義都沒有,因為說謊,本來就只能騙到相信你的人。
(作者為業餘樂手)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